[发明专利]一种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2490.5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晓;张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8/14;B32B38/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背板 生产工艺 | ||
1.一种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制备复合板层、第一防爆膜层和第二防爆膜层;
制备所述复合板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开料:将复合板材根据需要分切成合理尺寸的片材;
步骤102、丝印LOGO:在片材上丝印LOGO层;
步骤103、UV转印:将转印模具中的第一目标纹理通过UV转印工艺转印至片材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纹理层;
步骤104、拓印纹理:在片材的内表面拓印纹理层;
步骤105、3D高压成型: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片材在高温高压成型机中冲压成型;
步骤106、镀膜:设置磁控溅射装置在第一纹理层进行电镀形成第一镀膜层;
步骤107、裁切:将镀膜之后的片材多余的余料进行裁切,得到复合板层;
制备所述第一防爆膜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8、准备第一防爆膜;
步骤109、UV转印:将转印模具中的第二目标纹理通过UV转印工艺转印至第一防爆膜上形成第二纹理层;
步骤110、镀膜:设置磁控溅射装置在第二纹理层进行电镀形成第二镀膜层;
步骤111、激光切割: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第一防爆膜按照预定尺寸进行切割,形成第一防爆膜层;
制备所述第二防爆膜层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2、准备第二防爆膜;
步骤113、UV转印:将转印模具中的第三目标纹理通过UV转印工艺转印至第二防爆膜上形成第三纹理层;
步骤114、镀膜:设置磁控溅射装置在第三纹理层进行电镀形成第三镀膜层;
步骤115、印刷盖底:在第三镀膜层上印刷盖底油墨,形成盖底油墨层;
步骤116、激光切割: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第二防爆膜按照预定尺寸进行切割,形成第二防爆膜层;
步骤2、将复合板层、第一防爆膜层和第二防爆膜层放置在贴合机内通过透明光学OCA胶真空贴合,脱泡,得到3D贴膜手机背板半成品;
步骤3、CNC精雕,得到3D贴膜手机背板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的厚度是0.5mm,所述第一防爆膜的厚度是0.075mm,所述第二防爆膜的厚度是0.0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膜和所述第二防爆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LOGO层的厚度是1-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膜层、所述第二镀膜层和所述第三镀膜层为铟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膜层的厚度是80-200nm,所述第二镀膜层的厚度是300-500nm,所述第三镀膜层的厚度是200-3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纹理层的厚度是6-12μm,所述第二纹理层的厚度是7-11μm,所述第三纹理层的厚度是7-11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底油墨层的厚度是35-5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印纹理层的厚度是10-18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3D贴膜手机背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D贴膜手机背板由内往外依次是拓印纹理层、片材、LOGO层、第一纹理层、第一镀膜层、第一防爆膜、第二纹理层、第二镀膜层、第二防爆膜、第三纹理层、第三镀膜层和盖底油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24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馈线远方终端单元优化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拓印手机背板生产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