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P0136建立的梅毒病期检测免疫共沉淀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621.7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柯吴坚;魏然;刘雅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571 | 分类号: | G01N33/571;G01N33/68;G01N33/539;G01N33/58;G01N33/535;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欧阳凯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p0136 建立 梅毒 检测 免疫 共沉淀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TP0136建立的梅毒病期检测免疫共沉淀试剂盒,包括以下组分:(1)样本稀释液;(2)NanoLuc荧光素酶和梅毒螺旋体黏附素蛋白TP0136抗原组成的融合蛋白液;(3)proteinA/G包被的酶标板;(4)洗涤液;(5)荧光素酶底物。本发明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表达技术,获得梅毒TP0136重组蛋白,建立检测TP0136抗体的荧光素酶免疫共沉淀方法,并组装成试剂盒,基于梅毒感染者TP0136抗体水平来区分梅毒病期,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治疗,为梅毒的诊治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TP0136建立的梅毒病期检测免疫共沉淀试剂盒。
背景技术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球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pallidum)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共有2500万人感染梅毒,每年梅毒新发病例超过1100万。此外,证据表明梅毒的先天传播是发展中国家导致胎儿和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而梅毒感染会增加人免疫缺陷病毒传播和获得,因此梅毒是重要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根据感染梅毒的时间分为早期梅毒(2年内)和晚期梅毒(2年以上)。但由于临床超过70%的梅毒感染者缺乏临床表现,被称为潜伏感染。不同病期梅毒治疗方案不同,但由于潜伏梅毒缺乏临床表现,患者往往不知道具体感染时间,因此对梅毒进行正确分期有利于帮助临床指导治疗和后续的随访。
目前常用的梅毒诊断检测方法有两种:(1)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2)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然而,以上这些方法均无法区分梅毒感染时间,无法正确诊断出患者是早期或晚期感染,影响的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基于TP0136建立的梅毒病期检测免疫共沉淀试剂盒。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P0136建立的梅毒病期检测免疫共沉淀试剂盒。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表达技术,获得梅毒TP0136重组蛋白,建立检测TP0136抗体的荧光素酶免疫共沉淀方法,并组装成试剂盒,基于梅毒感染者TP0136抗体水平来区分梅毒病期,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治疗,为梅毒的诊治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TP0136建立的梅毒病期检测免疫共沉淀试剂盒,包括以下组分:
(1)样本稀释液;
(2)NanoLuc荧光素酶和梅毒螺旋体黏附素蛋白TP0136抗原组成的融合蛋白液;
(3)proteinA/G包被的酶标板;
(4)洗涤液;
(5)荧光素酶底物。
优选地,所述样本稀释液为2%脱脂牛奶。
优选地,所述融合蛋白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以TP0136抗原基因序列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及核酸纯化获得TP0136抗原基因片段;
b、将获得的TP0136抗原基因片段与NanoLuc荧光素酶基因的pNLF1载体质粒分别进行Eco RⅠ和XbaⅠ双酶切,并使用T4连接酶将酶切产物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通过菌液PCR筛选转基因阳性菌;
d、在2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扩繁转基因阳性菌,并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重组质粒;
e、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步骤d提取重组质粒的质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提取重组质粒的纯度和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国麻风防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