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丝锥切削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707.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宜;赵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C23C14/22;C23C14/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丝锥 切削 精度 使用寿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丝锥切削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方法,首先将丝锥刀缝中的油脂刷掉,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对丝锥进行去油清洗处理,清洗结束后脱水风干后置于真空室;启动一个冷阴极的气体离子源,采用氩离子轰击丝锥表面,然后启动电弧离子源,形成电弧放电,在石墨阴极靶上产生电弧放电,进而在阳极筒内产生碳等离子体;通过一个电极将碳等离子体引出放电室,并经过一个磁场过滤,过滤掉中性和多分子石墨粒子,形成单碳离子流;将单碳离子流通过一个磁透镜聚焦后形成离子束,再通过一个偏转磁场扫描,配合转台将离子束形成一个沉积面,沉积在丝锥上,形成非晶四面体碳涂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子束材料表面改性和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丝锥切削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铝合金、不锈钢、钛以及钛合金等有色金属在工业产品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但由于这些合金韧度高,加工粘性大,因此加工中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使刀具粘结,导致断裂,以及破坏表面加工精度,目前市场的镀膜刀具多为氮化物涂层,其有3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涂层厚,一般在3-5微米;二是摩擦系数大,一般在0.4左右;三是表面光洁度不好。
涂层厚会导致锋刃度下降,影响切削精度和光洁度;摩擦系数大导致磨损增加,容易形成在表面的粘滞作用,使用寿命提不上去;表面光洁度不好影响机加工精度的提高。因此,急需寻找到一种硬度高可以在纳米尺度解决问题,不需提高厚度;摩擦系数小,减小磨损;涂层表面光洁度好,提高加工精度的涂层技术。
另外,由于相对于丝锥来说对加工尺寸要求严格,目前常用的氮化物涂层因为较厚,镀膜后会是丝锥的直径加大,产生加工尺寸的改变,即螺孔尺寸加大,与螺母不配,因此市场大部分丝锥是不镀膜的,有部分镀膜丝锥都是刀具厂根据客户需要调整尺寸后生产的,这需要改变丝锥的原有生产尺寸,因此为生产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丝锥切削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级非晶四面体碳涂层较薄,导热性好,耐腐蚀,且表面光洁度高,硬度高,摩擦系数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丝锥切削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丝锥刀缝中的油脂刷掉,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对丝锥进行去油清洗处理,清洗结束后脱水风干后置于真空室;
(2)待真空达到1×10-3Pa,启动一个冷阴极的气体离子源,采用氩离子轰击丝锥表面,离子源的放电电压为500V,引出电压为1200V,引出电流为200mA,轰击时间40分钟;
(3)启动电弧离子源,形成电弧放电,电弧离子源阳极筒和阴极靶采用纯度为99.99%以上石墨制备,在石墨阴极靶上产生电弧放电,进而在阳极筒内产生碳等离子体;
(4)通过一个电极将碳等离子体引出放电室,并经过一个磁场过滤,过滤掉中性和多分子石墨粒子,形成单碳离子流;
(5)将单碳离子流通过一个磁透镜聚焦后形成离子束,再通过一个偏转磁场扫描,配合转台将离子束形成一个沉积面,沉积在丝锥上,形成SP3达到75%以上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利用超声波对丝锥进行去油清洗处理的时间为4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3)中电弧放电条件为:放电电压120V,放电电流80A。
进一步地,步骤(5)中转台以3r/min的线速度旋转。
进一步地,步骤(5)中形成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厚度为300nm。
进一步地,步骤(5)中形成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的显微硬度大于75GPa,摩擦系数小于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波段E面波导带通滤波器
- 下一篇:对象归并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