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点火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介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8831.X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曹银波;王建强;蔡建;程玉佼;李乐;习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5/145 | 分类号: | F02P5/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点火 控制 方法 控制器 系统 介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点火控制方法及与之相应的控制器、发动机管理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通过检测内燃机的点火模式和工况信息,使至少两套点火装置针对不同的工况实施点火控制的切换;该方法和相关产品可根据发动机工况、负荷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点火模式,解决了相应系统在相应工况下存在的燃油消耗大、燃烧不稳定、易失火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点火控制方法、控制器、装置、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统计和预测显示,未来15至20年内混动及燃油车仍会有超过50%的市场,其油耗指标成为确保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预燃室技术可以缩短滞燃期、提高燃烧速度、降低爆震倾向、提高压缩比、降低燃油油耗,这些优势使得预燃室技术成为当前发动机发展热点之一。
发明人发现:与主动式预燃室相比,被动式预燃室点火装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发动机处于低速中小负荷工况时,燃烧稳定性差、较易失火;此外,还存在启动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点火控制方法及与之相应的控制器、发动机管理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通过检测内燃机的点火模式和工况信息通过至少两套点火装置针对不同的工况实施点火控制的切换;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内燃机点火模式信息、内燃机预燃室模式信息、内燃机工况信息和点火装置信息,对发动机的工况进行综合评估.
其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点火模式,即第一点火模式、第二点火模式和第三点火模式或其它必要的模式,对发动机点火系统进行功能细化和升级。
具体地,根据预燃室的种类,可是实施不同的控制;这里的预燃室模式信息包括第一预燃模式信息和第二预燃模式信息。
其中,第一预燃模式为主动式预燃室模式;在主动式预燃室模式下,混合气由预燃室内的喷油器供油形成。
第二预燃模式为被动式预燃室模式;在被动式预燃室模式下,混合气由主燃室内的混合气通过气流运动进入预燃室。
进一步地,可将发动机的循环状态作为工况的一部分进行信息采集进入控制单元;同时,将点火装置的特征信息也一并读入,这里的信息包括点火装置的数量信息和点火角信息;用于根据发动机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点火角,优化燃油消耗和扭矩输出。
通过预设软件的综合评估,按照预设的程序确定与当前工况信息相匹配的点火模式;并按照确定的点火模式发送点火指令,完成点火控制。
进一步地,可由发动机控制器和/或点火驱动装置获取需要的参数,包括点火角信息和点火装置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可使内燃机每个缸内至少包括2个点火装置并分别对应第一点火角和第二点火角;且这2个点火装置对应的点火角可以单独控制或指定。
进一步地,针对被动式预燃模式,其内燃机可为汽油机;此时,第一点火模式对应的第一点火角等于第二点火角;第二点火模式对应的第一点火角与第二点火角独立控制;第三点火模式仅有一个点火装置工作。
进一步地,可调整预设程序,使得第二点火模式的第一点火角与第二点火角不同;使第三点火模式仅有预燃室的点火装置工作。
按照较经济的缸径设计,这里的内燃机可以是四缸的。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内燃机点火控制器包括:信号检测单元、模式设置单元和驱动执行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8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