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1613.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超;刘志军;谷城;廖振伟;陈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14 | 分类号: | F16H61/14;F16H61/12;F16H61/48;F16H61/02;F16H59/72;F16H59/68;F16H59/44;F16H59/18;F16H59/54;F16H59/70;F16H59/74;F16H59/66;F16H59/40;F16H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力变矩器 起步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实时热管理监控的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涉及无极变速器(CVT)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包括液力变矩器起步滑摩控制方法、TCU判断车辆是否满足进入起步滑摩控制条件和TCU判断车辆是否满足退出起步滑摩控制条件,本发明可以在保护液力变矩器硬件不受烧蚀的前提下保证车辆起步的动力性;使车辆在起步时平衡燃油经济性、驾驶舒适性和动力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极变速器(CVT)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实时热管理监控的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极变速器又叫CVT,CVT中的液力变矩器通常的工作状态有打开与锁止两种工况,当前控制液力变矩器工作状态主要是通过车速条件判断液力变矩器进入打开或锁止状态。一般在起步及低车速工况下控制液力变矩器为打开状态时,动力通过液力传动,实现低速增扭作用,提升车辆起步效率,但此时为液力传动,传动效率低,增大油耗。车辆在高车速平稳运行时,控制液力变矩器为锁止状态,此时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为刚性联接,发动机动力全部传递至变速器,此工作状态下液力变矩器没有增扭作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在起步过程中,液力变矩器工作状态一直为打开状态,传动效率较低,且在起步工况应用较多的市区工况下,会降低一定的燃油经济性。当修改锁止车速为较低车速时,甚至会造成发动机熄火。使用起步滑摩控制方法控制车辆起步时,可能会因为传递扭矩过大、滑摩时间过长造成液力变矩器损坏。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实时热管理监控的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带实时热管理监控的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防止发动机熄火、保护液力变矩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燃油经济性与驾驶舒适性。
在起步时控制液力变矩器处于半贴合状态,液力变矩器在此状态下既可以通过液力传递扭矩,又可以通过液力变矩器内的摩擦片传递部分扭矩。在变速器输出扭矩相同的情况下,起步时液力变矩器通过半贴合状态相比于打开状态所需要的发动机转速更低。通过压力控制与压力补偿,使发动机转速通过既定斜率下降,以提升燃油经济性与驾驶舒适性。并且在判断是否进入起步滑摩控制时,加入液力变矩器热管理条件,在保护液力变矩器不受烧蚀的情况下实现液力变矩器起步滑摩控制。
一种带实时热管理监控的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包括自动变速箱控制器(TCU),其特征在于:所述TCU能够读取变速器故障信号(变速器故障灯点亮,表示变速器处于故障状态;若故障灯常灭,表示变速器处于正常状态)、变速器油温信号、发动机扭矩信号、驾驶模式信号、车速信号、坡道信号、发动机运行状态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涡轮转速(液力变矩器输出轴转速)信号、液力变矩器瞬时滑摩功率、液力变矩器滑摩功、加速踏板位置信号、制动踏板信号、挡位信号,并在TCU中进行处理,所述本液力变矩器起步控制方法包括:
一:液力变矩器起步滑摩控制方法,
二:TCU判断车辆是否满足进入起步滑摩控制条件;
三:TCU判断车辆是否满足退出起步滑摩控制条件;
其中所述液力变矩器起步滑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TCU判断液力变矩器是否处于起步滑摩状态,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TCU判断车辆是否满足进入起步滑摩控制条件,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TCU控制液力变矩器进入起步滑摩状态,然后结束;
第四步、TCU控制液力变矩器进入常规锁止工作状态,然后结束;
第五步、TCU判断车辆是否满足退出起步滑摩控制条件,如果是,则执行第六步,否则执行第七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