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2273.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翟冬梅;冯国晓;郑中立;邵林林;杨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工艺 | ||
1.一种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放管机构以及两组轨道梁(2);
S2:清理施工现场,在地表挖设始发井(1)与到达井;
S3:将两组轨道梁(2)并列铺设在始发井(1)底部形成供管道(31)卡入的轨道;
S4:在始发井(1)井壁浇筑后座墙(11),待后座墙(11)凝固后将千斤顶(12)安装在后座墙(11)上;
S5:将放管机构安装在始发井(1)上;并将顶管机(3)放置在轨道上;
S6:启动顶管机(3)以及千斤顶(12),利用千斤顶(12)推动顶管机(3)使顶管机(3)钻入土层,然后将千斤顶(12)的活塞杆缩回;
S7:通过放管机构将单节管道(31)放入至两组轨道梁(2)形成的轨道上,在管道(31)内安装供顶管机(3)使用的进出水管以及各种管线;
S8:启动千斤顶(12)以及顶管机(3),通过千斤顶(12)将活塞杆伸出进而将轨道上的顶管机(3)以及管道(31)顶入地下土层;随后将千斤顶(12)的活塞杆缩回并拆除管道(31)内进出水管以及各种管线;
S9:重复S7及S8,直至完成所有管道(31)的铺装;
S10:拆除顶管机(3)以及放管机构,并回填始发井(1)以及到达井;
所述放管机构包括两组竖直设置在始发井(1)内的两组固定板(4),两组所述固定板(4)关于轨道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4)顶端均铰接有承接板(41),所述固定板(4)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承接板(41)摆动的驱动组件,当两组所述承接板(41)均呈水平状态时,两组所述承接板(41)位于轨道上方并覆盖始发井(1)的井口;
所述放管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两组轨道梁(2)之间的气囊(42),所述气囊(42)顶端呈供管道(31)卡入的弧形状,所述承接板(41)还设置有用于驱使气囊(42)膨胀或收缩的充抽气组件(43),当所述充抽气组件(43)驱动气囊(42)膨胀至极限状态时,所述气囊(42)顶端高于轨道梁(2)顶端,当所述充抽气组件(43)驱动气囊(42)收缩至极限状态时,所述气囊(42)的顶端低于轨道梁(2)顶端;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4)上的液压缸(40),所述液压缸(40)包括主缸体(402)以及主活塞杆(401),所述主活塞杆(401)与主缸体(402)两者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承接板(41)与固定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主缸体(402)与主活塞杆(401)两者的回转轴线均与承接板(41)的回转轴线平行;
所述充抽气组件(43)包括竖直固定在始发井(1)井底的气缸(431),所述气缸(431)位于承接板(41)下方,所述气缸(431)底部通过出气管与气囊(42)连通,所述气缸(431)的活塞杆与承接板(41)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杆(432);所述驱动杆(432)两端分别与承接板(41)以及气缸(431)的活塞杆铰接,所述驱动杆(432)两端的回转轴线均与承接板(41)的回转轴线平行,当所述承接板(41)摆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气缸(431)活塞杆位于气缸(431)顶端且气囊(42)处于极限收缩状态,当两组所述承接板(41)摆动至两组承接板(41)之间的间距大于管道(31)外径时,所述气缸(431)活塞杆位于气缸(431)底端且所述气囊(42)处于极限膨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管机构还包括倾斜架设的储管板(5),所述储管板(5)位于承接板(41)的一侧;所述储管板(5)的倾斜下端朝向承接板(41),所述储管板(5)的倾斜下端还凸出有挡管板(53),所述承接板(41)还设置有用于将储管板(5)倾斜下端的管道(31)顶出储管板(5)的顶管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承接板(41)铰接端的顶管板(6),所述顶管板(6)与承接板(41)平行设置,当所述承接板(41)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顶管板(6)位于储管板(5)的倾斜下端的下方,所述储管板(5)开设有供顶管板(6)伸出的通槽(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板(6)远离承接板(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动辊(61),所述滚动辊(61)的回转轴线与承接板(41)回转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41)背离始发井(1)井底的一面均固定有柔性垫(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22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手车开关柜内可调节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