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2273.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翟冬梅;冯国晓;郑中立;邵林林;杨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放置至轨道上的工序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顶管施工工艺,通过放管机构包括两组竖直设置在始发井内的两组固定板,两组固定板关于轨道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固定板顶端均铰接有承接板,固定板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承接板摆动的驱动组件,顶管施工时,将管道放置至两组承接板之间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组承接板摆动,当两组承接板摆动至两组承接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管道外径时,管道便可准确落入轨道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无需对地面进行大范围开挖便可进行相关管道的埋设,通常运用于在一些地形复杂且无法进行地面的开挖的管道埋设工程中。
相关技术中,顶管施工前需要先在地面挖掘始发井以及到达井,然后在始发井内铺设轨道并安装顶进设备,通过吊机等顶管机吊入始发井并放置在轨道内,再将需要铺设的管道吊入至轨道上,启动顶管机,顶进设备驱动管道与顶管机进行水平移动,顶进设备顶进至极限位置后回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再通过吊装设备将下一段管道吊入至轨道上,再通过顶进设备带动管道以及顶管机继续水平移动,以此不断循环,当顶管机移动至到达井内时,便可完成管道的铺设。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顶管施工过程中,通常通过吊机配合钢丝绳的方式将管道吊入至轨道上,管道吊入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吊装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在井底辅助调节管道的位置,以使管道可以与轨道正对并顺利落至轨道上,减少管道落到轨道外的情况,整体操作较为复杂,且该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放置到轨道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顶管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顶管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顶管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管道、放管机构以及储管机以及两组轨道梁;
S2:清理施工现场,在地表挖设始发井与到达井;
S3:将两组轨道梁并列铺设在始发井底部形成供管道卡入的轨道;
S4:在始发井井壁浇筑后座墙,待后座墙凝固后将千斤顶安装在后座墙上,并安装千斤顶;
S5:将放管机构安装在始发井上;并将顶管机放置在轨道上;
S6:启动顶管机以及千斤顶,利用千斤顶推动顶管机使顶管机钻入土层,然后将千斤顶的活塞杆缩回;
S7:通过放管机构将单节管道放入至两组轨道梁形成的轨道上,在管道内安装供顶管机使用的进出水管以及各种管线;
S8:启动千斤顶以及顶管机,通过千斤顶将活塞杆伸出进而将轨道上的顶管机以及管道顶入地下土层;随后将千斤顶的活塞杆缩回并拆除管道内进出水管以及各种管线;
S9:重复S7及S8,直至完成所有管道的铺装;
S10:拆除顶管机以及放管机构,并回填始发井以及到达井;
所述放管机构包括两组竖直设置在始发井内的两组固定板,两组所述
固定板关于轨道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顶端均铰接有承接板,所述固定板均设置有用于驱使承接板摆动的驱动组件,当两组所述承接板均呈水平状态时,两组所述承接板位于轨道上方并覆盖始发井的井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新长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2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手车开关柜内可调节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