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7245.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刘大博;罗飞;罗炳威;马可欣;胡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984 | 分类号: | C01B32/98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仉宇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直流 脉冲 激发 碳化硅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硅材料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均置于热炉中,且所述热炉中为保护气氛,形成保护气氛的保护气体为氩气或氩气氢气的混合气,热炉逐渐升温到设定温度;使得所述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在加热温度下形成金属蒸汽,使得金属蒸汽在硅材料表面形成金属团簇;所述金属团簇用于碳化硅纳米管生长的形核点;在加热过程中同时形成有硅蒸汽;所述硅材料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之间物理隔离;
步骤2、通入气态碳源,对气态碳源加载直流脉冲形成激发电场,激发电场中的游离电子会被加速,导致电子雪崩形成碳等离子活性基团;
所述碳等离子活性基团会与硅蒸汽反应生成碳化硅团簇,所述碳化硅团簇会在所述形核点上自组装成碳化硅纳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脉冲的参数为:电压为500V~700V,脉冲占空比为1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炉中的气压为500Pa~3000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等离子体电离度在0.1%~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为铜、铁或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材料为硅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片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之间设置隔离层,所述隔离层材质为氧化铝、石英或者云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为700℃~10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碳源为有机气体或承载有机物的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炉逐渐升温的速率为5℃/min~20℃/min。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通入气态碳源后,反应时间为10min~60min。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态碳源为甲烷、乙炔、通过有机溶液的氩气、通过有机溶液的氩气氢气混合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72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