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7245.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刘大博;罗飞;罗炳威;马可欣;胡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984 | 分类号: | C01B32/98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仉宇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直流 脉冲 激发 碳化硅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包括步骤通入气态碳源,对气态碳源加载直流脉冲形成激发电场,激发电场中的游离电子会被加速,导致电子雪崩形成碳等离子活性基团;所述碳等离子活性基团会与硅蒸汽反应生成碳化硅团簇,所述碳化硅团簇会在所述形核点上自组装成碳化硅纳米管。本方法具有工艺设备简单、产物纯度高、可控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具有高温稳定性好、带隙宽、击穿电压、热导率、电子迁移率高等诸多优点,是发展下一代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重要材料。一维碳化硅纳米材料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展现出更多优异的性能,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等结构被广泛研究。其中,中空结构的纳米管拥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可用作催化剂载体或锂电池电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制备碳化硅纳米管主要有溶剂热和牺牲模板两种方法。溶剂热法,如CN110156020A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在多元醇中按一定顺序加入添加剂、碳源和硅源,高温反应后制得碳化硅纳米管。牺牲模板法,CN109110763A公开一种碳化硅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碳纳米管作为模板和碳源,与硅蒸汽反应得到碳化硅纳米管;CN100515942C公开了制备高比表面碳化硅纳米管的方法,利用多孔氧化铝作为模板,聚硅氧烷作为原料制备了碳化硅纳米管。此外还有利用电化学(CN105714322B)和气相沉积(CN100424011C)方法制备碳化硅纳米管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等离子体反应活性高、可控性强的优点,提出一种工艺简单、安全、产量大、产物均一性好的制备碳化硅纳米管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污染严重、流程繁琐、可控性差等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直流脉冲激发的碳化硅纳米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硅材料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均置于热炉中,且所述热炉中为保护气氛,形成保护气氛的保护气体为氩气或氩气氢气的混合气,热炉逐渐升温到设定温度;使得所述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在加热温度下形成金属蒸汽,使得金属蒸汽在硅材料表面形成金属团簇;所述金属团簇用于碳化硅纳米管生长的形核点;在加热过程中同时形成有硅蒸汽;所述硅材料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之间物理隔离;
步骤2、通入气态碳源,对气态碳源加载直流脉冲形成激发电场,激发电场中的游离电子会被加速,导致电子雪崩形成碳等离子活性基团;
所述碳等离子活性基团会与硅蒸汽反应生成碳化硅团簇,所述碳化硅团簇会在所述形核点上自组装成碳化硅纳米管。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脉冲的参数为:电压为500V~700V,脉冲占空比为10%~50%。
进一步的,步骤2中热炉中的气压为500Pa~3000Pa。
进一步的,步骤2中等离子体电离度在0.1%~0.5%。
进一步的,所述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为铜、铁或镍。优选地,在所述硅片与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之间设置隔离层,所述隔离层材质为氧化铝、石英或者云母。
进一步的,所述硅材料为硅片。
进一步的,所述设定温度为700℃~1070℃。
进一步的,所述气态碳源为有机气体或承载有机物的气体。优选气态碳源为甲烷、乙炔、通过有机溶液的氩气、通过有机溶液的氩气氢气混合气。
进一步的,热炉逐渐升温的速率为5℃/min~20℃/min。
进一步的,步骤1中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温时间为10min~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7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