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7296.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蔡冬彦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融合 偏移 至型材非受力 位置 挤压 模具 | ||
1.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包括上模(2)和与上模(2)相适配的下模(1),所述下模(1)具有贯穿其两端端面的型腔(11),所述上模(2)具有与型腔(11)相适配的模芯(21),该模芯(21)伸入型腔(11)后,二者之间的缝隙连通构成模孔(A);
所述模孔(A)至少包括支撑腿流道(A4)、第一筋流道(A1)、第二筋流道(A2)以及若干设置在第一筋流道(A1)和第二筋流道(A2)之间的斜筋流道(A3),所述第一筋流道(A1)、第二筋流道(A2)与各斜筋流道(A3)均自下模(1)的中心位置呈线形向外发散,所述支撑腿流道(A4)的一端与第一筋流道(A1)连通;
所述模芯(21)至少包括第一芯头(211)、第二芯头(212)以及若干设置在第一芯头(211)和第二芯头(212)之间的斜筋芯头(213),所述第一芯头(211)、第二芯头(212)与各斜筋芯头(213)以下模(1)的中心位置为圆心周向布置;
所述第一筋流道(A1)位于第一芯头(211)沿下模(1)中心位置的周向远离相邻斜筋芯头(213)的一侧,所述第二筋流道(A2)位于第二芯头(212)沿下模(1)中心位置的周向远离相邻斜筋芯头(213)的一侧,所述第一芯头(211)与相邻斜筋芯头(213)之间、第二芯头(212)与相邻斜筋芯头(213)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斜筋芯头(213)之间分别形成对应的所述斜筋流道(A3);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具有朝其中心位置延伸的主分流桥(22),该主分流桥(22)靠近上模(2)中心位置的一端一分为二,分别向两侧形成均呈弧形围绕上模(2)中心位置延伸的第一支桥(23)和第二支桥(24),所述第一支桥(23)和第二支桥(24)远离主分流桥(22)的一端结合并合围形成位于上模(2)中心位置的中心分流孔(25),所述中心分流孔(25)的周围分布有自中心分流孔(25)向外延伸的外侧分流桥(26),所述主分流桥(22)分别与两侧相邻的外侧分流桥(26)之间以及任意相邻的外侧分流桥(26)之间均形成有外侧分流孔(27);
所述第一芯头(211)支承在第一支桥(23)上,所述第二芯头(212)支承在第二支桥(24)上,各斜筋芯头(213)分别支承在对应的第一支桥(23)和/或第二支桥(24)上;
所述第一筋流道(A1)、第二筋流道(A2)与各斜筋流道(A3)的汇合位置在上模(2)上的投影位于中心分流孔(25)中,所述第一筋流道(A1)、第二筋流道(A2)与各斜筋流道(A3)远离下模(1)中心位置的一端在上模(2)上的投影分别位于对应的外侧分流孔(27)中,所述支撑腿流道(A4)在上模(2)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外侧分流孔(2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分流孔(25)朝着靠近下模(1)的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段(251)、收窄段(252)和出口段(253),所述入口段(251)和出口段(253)均为圆柱形孔洞结构,且入口段(251)的直径大于出口段(253)的直径,所述收窄段(252)为自入口段(251)向出口段(253)逐渐减小的锥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窄段(252)对应模芯(21)的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窄段(252)的锥孔母线与锥孔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桥(23)和第二支桥(24)远离下模(1)的一侧表面形成模芯基础平面(20),该模芯基础平面(20)低于上模(2)远离下模(1)的一端端面,所述主分流桥(22)与各外侧分流桥(26)远离下模(1)的一侧表面均自上模(2)远离下模(1)的一端端面向模芯基础平面(20)逐渐下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将融合口偏移至型材非受力位置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流桥(22)的宽度大于各外侧分流桥(26)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72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非侵入式负荷智能分解和优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