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烹饪设备和制备容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1397.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6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航;曹达华;何信融;罗飞龙;万鹏;苏云健;周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36/0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尚伟净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烹饪 设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容器、烹饪设备和制备容器的方法,该容器包括:非金属基材、发热层和第一釉层,所述发热层设在所述非金属基材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釉层设在所述发热层远离所述非金属基材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非金属基材与所述发热层接触的位置的厚度为4~6.5mm。该容器在具有陶瓷锅具的优点的同时,可以保证较高的加热效率和较好的加热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容器、烹饪设备和制备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因其多种优势,在日用烹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人具有上千年使用陶瓷器皿的传统,其天然环保、安全卫生的特点是现在常用的金属烹饪器具无法相媲美的。但是,陶瓷应用在小家电领域,尤其是在电饭煲、电压力锅上作为内胆使用的较少,其很大的原因是由于陶瓷器皿的传热性能差,使用传统的发热管等加热方式时,经常出现加热效率低,煮饭效果差,控温难度也较高,另外陶瓷锅具底部温度高,与陶瓷相接处的塑料壳体等材料易变形软化,因此,拓展陶瓷锅具在小家电领域的应用,需要解决陶瓷锅传热差,温升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通过电磁感应发热、加热功率高、传热性好、可隔热保温或者使用稳定性好的容器及含有其的烹饪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容器包括:非金属基材;发热层,所述发热层设在所述非金属基材的内表面上;第一釉层,所述第一釉层设在所述发热层远离所述非金属基材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非金属基材与所述发热层接触的位置的厚度为4~6.5mm。该容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将发热层设在非金属基材(如陶瓷基材)的内表面,一方面发热层仅通过第一釉层与食材接触加热,加热功率相比于发热层设置在非金属基材外表面功率要高,可以有效改善非金属基材导热性差的问题,另一方面,非金属基材位于发热层外侧还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得热量更多的传递到需要烹饪的食材,热利用率更高;2)第一釉层不仅光滑细腻,易清洁,硬度高,而且还能够覆盖发热层并对其进行保护;3)发热层产生的热量会向非金属基材传递,非金属基材的导热性能差,若基材厚度较高,一方面,因传热距离较长,高功率的热量容易形成热点,易发生破裂,另一方面,不利于控制温度的精准度;而若基材的厚度过低,容器的强度又较差,在冷热冲击或外应力下的开裂风险较大;本发明中通过控制非金属基材与发热层接触的位置的厚度为4~6.5mm,既可以提高容器强度,又可以大大降低非金属基材热应力集中的风险,显著提高容器的抗破裂性能,同时还能提高对温度控制的精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非金属基材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通过弧形过渡区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弧形过渡区的内表面上均设有所述发热层,所述弧形过渡区的平均厚度不小于所述底壁的平均厚度;和/或,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设有所述发热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位于所述弧形过渡区和/或所述侧壁上的所述发热层的厚度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减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未设所述发热层的非金属基材的厚度不小于与设有所述发热层的非金属基材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热层包括70wt%~80wt%的金属磁性材料和20wt%~30wt%的釉料,所述发热层通过烧结形成在所述非金属基材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热层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所述金属磁性材料为相对磁导率小于1的弱磁性材料;所述金属磁性材料为选自银、铝和铜中的至少之一;所述釉料包括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硼、氧化铋和氧化钙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发热层重量为1g~10g;所述发热层的厚度为10μm~30μm;所述发热层的方阻为1mΩ~10mΩ;25KHz频率下,所述发热层的感应电阻为2Ω~5Ω;所述发热层的表面粗糙度Rz为5μm≤Rz≤20μm;所述发热层的孔隙率≤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发热层的方阻为1mΩ~5m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