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动力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2451.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洋;鲁捷;张运秋;赵晶;李灿鹏;张荣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B63H21/3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许莉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动力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LNG动力CO2运输船利用燃料冷能的货舱保温系统,该系统包括LNG储罐、驳运泵、增压泵、冷媒换热器、缸套水加热器、CO2换热器、冷媒循环泵、CO2储罐、冷媒温包、温度继电器,应用在以LNG为动力的半冷半压CO2运输船上。本发明系统利用LNG燃料使用过程中释放的冷能为CO2运输船的CO2储罐制冷,避免CO2储罐内BOG的产生,船舶无需另设新的CO2储罐制冷设备,能够节省大量的船舶电能和投入成本,提升船舶的经济性,且本发明还可有效节省蕴含高品质废热的主机缸套水,提高整船的能量利用率。因此,在当前船舶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动力CO2运输船利用燃料冷能的货舱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变暖是目前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二氧化碳(CO2)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碳减排、封存以及运输技术受到船舶行业的广泛关注。国际海事组织对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设定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在国内外对碳排放日益严苛的背景下,如何减少CO2的排放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大规模减少CO2排放,可以对CO2进行捕集并利用或储存。目前,常用的CO2的储存方法主要有矿石碳化、海水固碳、矿井封存等。例如冰岛的存储能力为2.5万亿吨CO2,超过了55年的全球CO2排放量。但无论何种储存方式,都需要对CO2进行海上转移和运输,CO2运输船正是运输CO2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增加CO2的运输量,CO2通常以液态的形式采用储罐进行运输,CO2运输船的储罐有全冷式、全压式、半冷半压式。全冷式和全压式储罐存在较大的缺点,全压式采用高压的方式将CO2液化,对储罐的压力要求较高;全冷式需要将储罐内温度降低至-79℃左右,需要很高成本的制冷设备及较厚的储罐保温层。而半冷半压式CO2储罐内的压力介于1.0MPa~1.5MPa之间,温度维持在-36.61℃~-25.74℃之间,所需储罐温度、压力要求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储罐和外界环境仍旧存在一定的温差,导致储罐发生较多的渗入热,不可避免地储罐中液态CO2会有BOG的产生,为此,船舶需要设置制冷设备,但制冷设备需要船舶电力系统供电,会耗费非常多的船舶电能。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环保的优质能源且在全球储量丰富,与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天然气作为船用能源可以避免SOx的产生,也可以大幅度减少NOx和CO2的排放,因此,当前和未来LNG动力船舶会越来越多。此外,由于天然气密度小,为了满足燃料携带量和进一步减少储存空间,通常将天然气液化存储在储罐中。LNG(液化天然气)是一种-163℃的低温液体,作为燃料时需要吸热气化升温至20℃~45℃才能使用,这一过程会释放大量冷能。
基于此,若是能提出一种LNG动力CO2运输船利用燃料冷能的货舱保温系统,利用LNG燃料的冷能为CO2运输船的CO2储罐制冷,使其保持相对的低温,进而避免CO2储罐中BOG的产生,那么这种方式将能大幅度减少船舶电能的消耗,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提出一种LNG动力CO2运输船利用燃料冷能的货舱保温系统。该系统包括LNG燃料供给系统,CO2储罐制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