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2869.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东;欧阳梅;钟海兵;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563;B60L58/26;B60H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黄启梅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散热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包括:S101,判断从BMS处获取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subgt;real/subgt;是否≥第一预设温度Tsubgt;1/subgt;;S102,若Tsubgt;real/subgt;≥Tsubgt;1/subgt;,则控制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而对电池包散热;S103,在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后,基于在电池包入口处的冷却液实时温度Tsubgt;in/subgt;和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subgt;real/subgt;确定TMS的实时换热功率Psubgt;real/subgt;,并基于从BMS处获取到的电池包的输出电流I和电池包内阻R确定电池包的实时发热功率P;判断Psubgt;real/subgt;是否<P;S104,若Psubgt;real/subgt;<P,控制TMS保持初始模式工作对电池包散热;S105,在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subgt;real/subgt;逐渐增大后,判断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subgt;real/subgt;是否增大至>预设的最优目标温度Tsubgt;tar/subgt;;若增大后的最大实时温度Tsubgt;real/subgt;仍≤预设的最优目标温度Tsubgt;tar/subgt;,则重复S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低温和高温时放电能力均减弱,低温续驶里程衰减超过40%,高温续驶里程衰减超过20%。传统的热管理系统一般采用以温度为目标的相对固定的控制策略来对电池进行管理,导致整车能耗高,影响续驶里程。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其通过有效的控制,将空调温度调节的理念应用到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包上进行温度调节,保证动力电池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工作,增加动力电池的续驶里程及使用寿命。同时,根据精准的控制逻辑,对各执行器的功率进行无级调速,让各执行器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尽量以最小功率工作,以达到节能的效果,增加电动车续驶里程。该专利的另一个发明点在于通过采集各类传感器信号,根据各个信号值做出判断,操作各种执行器,将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工作范围。
该方案中未涉及电池内部发热实际情况,被动的单纯依靠电池温度进行判断和控制相应的各种执行器,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没有控制预期,无法精准对电池温度进行控制,也会造成阶段性的热管理系统自身能耗的增加,甚至浪费,不利于整车续驶里程的提升,并且其冷却方式是风冷,目前实际应用非常少。
发明内容
为更好的解决以上专利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在保证电池包工作在最合理的区间范围同时使得热管理系统自身能耗最小,从而提高整车续驶里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整车控制器HCU,包括:
步骤S101,判断从电池管理系统BMS处获取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是否≥启动热管理系统TMS的第一预设温度T1;
步骤S102,若最大实时温度Treal≥第一预设温度T1,则控制热管理系统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而对电池包散热;
步骤S103,在热管理系统TMS按照预设的初始模式工作后,基于在电池包入口处的冷却液实时温度Tin和电池包的最大实时温度Treal确定热管理系统TMS的实时换热功率Preal,并基于从电池管理系统BMS处获取到的电池包的输出电流I和电池包内阻R确定电池包的实时发热功率P;判断所述实时换热功率Preal是否<所述实时发热功率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