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物的筛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3125.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铭;韩承刚;郑枫;柳文媛;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5 | 分类号: | C12N15/115;C07D207/46;C09K11/06;G01N21/64;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徐冬涛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肿瘤 细胞 上皮 间质 转化 药物 筛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物的筛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选探针为在适配体SYL3C的5’端修饰在适配体SYL3C的3’端修饰6‑羧基荧光素,形成的探针。本发明探针通过识别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下调的生物标志物上皮黏附分子,依据给药后细胞活力归一化荧光强度信号下降筛选上皮间质转化阳性药物。此外,将阻断上皮间质转化的化疗增敏剂与上皮间质转化诱导剂TGF‑β联合给药,依据给药后细胞活力归一化荧光强度信号恢复情况筛选化疗增敏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物的筛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抑制肿瘤转移与药物耐药是肿瘤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导致肿瘤转移与药物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EMT是指上皮肿瘤细胞经历多种生理学变化后展现具有游走和侵袭能力的间充质细胞特性。EMT关键的生物化学与形态学改变包括上皮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蛋白表达下调、失去细胞间相互接触等。EMT程序的激活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标志,可诱导提高上皮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赋予上皮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可通过EMT过程触发上皮肿瘤细胞的转移与耐药特征,导致药物疗效下降。因此,筛选诱导上皮肿瘤细胞产生EMT副作用的化疗药物、拮抗EMT过程的化疗增敏剂对于临床肿瘤治疗而言非常重要。
传统的化疗药物筛选重点在于其选择性抗肿瘤活性,往往忽视了针对EMT作用的研究。与此同时,目前针对EMT过程的研究主要依赖于针对其生物标志物的蛋白印迹实验,整个过程较为繁琐与耗时。因此,开发一种简便有效的EMT相关药物筛选方法非常必要。
适配体是单链的DNA或RNA序列,依赖链间碱基互补形成二级与三级结构,实现与靶标的特异性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抗体,适配体在水溶性、化学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易于化学修饰,无免疫原性。适配体SYL3C可与EMT生物标志物EpCAM蛋白实现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结合,但只采用适配体并无法直观的获得其与生物标志物结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物的筛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物的筛选探针,所述的筛选探针为在适配体SYL3C的5’端修饰在适配体SYL3C的3’端修饰6-羧基荧光素(6-Carboxyfluorescein,6-FAM)形成的探针(记为TPE-SYL3C-FAM)。
具体的,所述的筛选探针为在适配体SYL3C的5’端修饰氨基,在3’端修饰6-羧基荧光素,得到H2N-SYL3C-FAM;再在H2N-SYL3C-FAM的5’端修饰四苯乙烯(tetraphenylethene,TPE)得到的探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公知常识在H2N-SYL3C-FAM为在适配体SYL3C的5’端修饰氨基,在3’端修饰6-FA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药物的筛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水和DMSO的混合溶剂为反应溶剂,H2N-SYL3C-FAM与[1-(4-羧基苯基)-1,2,2-三苯基]乙烯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反应得到探针TPE-SYL3C-FAM。
所述的H2N-SYL3C-FAM与[1-(4-羧基苯基)-1,2,2-三苯基]乙烯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质量比为2:1~5:1。
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4~37℃,反应的时间为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3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下一篇:嘧啶二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