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075.X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封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赫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28253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地形 | ||
1.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包括车体、并排布置在车体上的至少两个车轮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车体倾斜角度或者水面波浪高度的传感器,所述车轮组包括两个呈外八字形布置在车体的两侧的用于提供浮力以及提供在水面行驶所需驱动力的轮胎,所述轮胎通过可调悬挂系统与车体连接,所述可调悬挂系统和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可调悬挂系统包括固定在车体底部的支撑架、用于安装轮胎的安装座、可调悬挂,所述支撑架与安装座之间由上至下平行布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安装座铰接,所述可调悬挂的一端与支撑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铰接;
当传感器检测到侧倾或波浪冲击时,可调悬挂变软,此时冲击会推动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移,压缩可调悬挂,随后可调悬挂再释放能量使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复位,缓冲掉轮胎受到的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同一车轮组的两个所述轮胎之间的夹角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为对称布置在安装座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水平连杆,所述水平连杆与可调悬挂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轮胎转动的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通过一转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一传动组件驱动转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胎面上周向均布有多个凸条,所述凸条由轮胎的内侧延伸至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在轮胎的胎面上的凸出高度沿轮胎的内侧至外侧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外缘设有与轮胎同轴心的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壁设有环形坡面,所述环形坡面由轮胎的外侧向内侧逐渐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悬挂系统中的可调悬挂为电控空气悬挂、电磁可调悬挂、液压可调悬挂、电子液力式可调悬挂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赫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赫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0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候母粒UV-7308PP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光纤穿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