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310.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飞;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夏祖祥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便携式 扬尘 浓度 粒径 粉尘 发生 装置 | ||
1.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包括粉尘发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操作开关(2),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提取手柄(3),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固定座(4),两组所述固定座(4)上均通过轴承与翻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翻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保护罩(5),且保护罩(5)罩设在操作开关(2)上,所述保护罩(5)的底部与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防晃装置(6),所述保护罩(5)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保护罩(5)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8),且支撑杆(7)和固定杆(8)的相对侧均与防晃装置(6)相接触,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供给口(9),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卡块(10),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装置(11),且支撑装置(1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12),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升降齿条杆(13),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晃装置(6)包括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的后侧设置有复位弹簧(62),所述复位弹簧(62)的后侧连接有连接杆(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粉尘发生器本体(1)的顶部,所述连接杆(63)底部和顶部分别与支撑杆(7)和固定杆(8)相接触,所述固定板(61)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导杆,所述连接杆(63)的前侧设置有与导杆滑动连接的套杆,所述连接杆(63)的后端延伸至保护罩(5)内,且连接杆(63)的后端位于操作开关(2)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1)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支撑架(111),两组所述支撑架(111)均与粉尘发生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11)呈L型结构,两组所述支撑架(111)的相对侧顶部均通过轴承与连接轴(11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12)上套接有竖板(113),所述竖板(1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架(111)贴合连接的支撑槽(114),所述支撑槽(114)的前后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15),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115)的动力端均连接有夹板(116),所述连接轴(112)的后端套接有与升降齿条杆(13)啮合连接的扇形齿轮(117),所述支撑槽(114)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夹紧件(1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118)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槽(114)上的立杆(1181),所述立杆(1181)上铰接有夹紧杆(1182),所述夹紧杆(1182)上设置有与立杆(1181)连接的支撑弹簧(118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12)包括设置在连接轴(112)前端的旋块(121),所述旋块(121)的底端贯穿有与卡块(10)相匹配的卡杆(122),所述卡杆(122)的前端连接有滑块(123),所述滑块(123)的底部与弧形板一(12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23)的顶部与弧形板二(125)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一(124)和弧形板二(125)均固定连接在粉尘发生器本体(1)上,所述滑块(123)的前侧设置有凸块(126),所述凸块(126)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筒(127),所述转筒(127)的后侧与弧形板一(124)和弧形板二(125)均接触,所述旋块(121)的前侧设置有与滑块(123)连接的应力弹簧(128),且应力弹簧(128)套设在卡杆(1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3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