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310.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飞;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夏祖祥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便携式 扬尘 浓度 粒径 粉尘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粉尘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包括粉尘发生器本体,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操作开关,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提取手柄,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上均通过轴承与翻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翻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罩设在操作开关上,所述保护罩的底部与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防晃装置,通过设置可翻转的保护罩,可以避免在携带装置时误触操作开关,导致装置误操作,通过防晃装置上的连接杆,可以避免携带装置时,保护罩上下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发生器一般作为空气过滤器过滤能力检测的尘体气源提供设备,传统的粉尘发生装置容易对操作开关进行误触,导致装置误操作,影响工作效率,且在添加气溶胶溶液时,需要操作者用双手托起添加桶,比较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线便携式扬尘浓度、粒径粉尘发生装置,包括粉尘发生器本体,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操作开关,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顶部的中间位置焊接有提取手柄,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上均通过轴承与翻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翻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罩设在操作开关上,所述保护罩的底部与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顶部的前侧设置有防晃装置,所述保护罩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保护罩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且支撑杆和固定杆的相对侧均与防晃装置相接触,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供给口,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左侧设置有支撑装置,且支撑装置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升降齿条杆,所述粉尘发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防晃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后侧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粉尘发生器本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杆底部和顶部分别与支撑杆和固定杆相接触,所述固定板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导杆,所述连接杆的前侧设置有与导杆滑动连接的套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延伸至保护罩内,且连接杆的后端位于操作开关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均与粉尘发生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呈L型结构,两组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侧顶部均通过轴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套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支撑架贴合连接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动力端均连接有夹板,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套接有与升降齿条杆啮合连接的扇形齿轮,所述支撑槽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夹紧件。
所述夹紧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槽上的立杆,所述立杆上铰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上设置有与立杆连接的支撑弹簧。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轴前端的旋块,所述旋块的底端贯穿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杆,所述卡杆的前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弧形板一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弧形板二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均固定连接在粉尘发生器本体上,所述滑块的前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后侧与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均接触,所述旋块的前侧设置有与滑块连接的应力弹簧,且应力弹簧套设在卡杆上。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顶部前侧设置有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的后侧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粉尘发生器本体相接触,所述保护罩的左侧设置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