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839.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2 | 分类号: | A24F40/42;A24F40/46;A24F40/40;A24F40/10;A61M1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气嘴通道、储液腔、软胶密封件、雾化芯、供电及控制装置;软胶密封件内具有雾化芯安装腔,软胶密封件上对应雾化芯安装腔的上端设置有密封孔;软胶密封件成型时一体连接有待刺破部封住密封孔,或者,密封孔内设置有密封塞以封住密封孔;雾化芯包括导液元件及雾化元件,导液元件采用微孔材料,导液元件一体向上延伸有用于刺破待刺破部或者顶开密封塞以使储液腔能经导液柱出液至导液元件的导液柱。使得雾化器在仓储和运输状态,雾化液完全和外界空气隔绝,确保不漏液及延长雾化液保质期;需正常工作时,把雾化芯装入正常工作位置时导液柱穿过密封孔刺破待刺破部或者顶开密封塞,实现储液腔出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雾化器,其主要但是不局限于电子烟,也可用于医用雾化产品等。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雾化器,在仓储和运输途中,储液腔中的液体通过雾化芯和外界空气接触,造成氧化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影响保质期和使用效能。由于仓储和运输途中,储液腔中的液体因为和雾化芯接触,不能完全密封,在外界温度和气压发生变化时造成储液腔和外部大气压形成压力差,储液腔内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向外渗(漏)液。
以及,目前的雾化器主要采用棉芯外面绕发热丝,或者微孔陶瓷表面附发热电路(例如:贴发热铁片/网,或者印刷发热电路等)等方式,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发热元件和导液元件直接接触,理想状态下,导液元件既需导液、锁液性能良好,又需耐高温且在高温下不能分解出有异味的物质、有毒物质。但是,一般材料难以同时满足以上要求,例如:1、棉花芯外面绕发热丝的方式,由于棉花芯不耐高温,在供液不足的情况下容易烧糊,而供液太充足也会造成漏液;2、陶瓷芯是将发热元件紧贴陶瓷表面或镶嵌于陶瓷内部,发热元件在加热雾化液的时候同时也在加热陶瓷,造成热能的浪费,且,陶瓷发热后也加热陶瓷上部储液腔的雾化液,使雾化液容易变质变味,缩短保持期,同时,微孔陶瓷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盲孔和半盲孔,发热元件紧贴陶瓷或者镶嵌在陶瓷内部,使盲孔内的雾化液不能雾化成气体带走热量,盲孔内的雾化液在反复高温下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经加热雾化的气体,由于温差,在后段流通过程中容易出现冷凝液,且,过热的雾化气被吸用可能导致用户烫嘴,这些都会影响用户体验感。还有,在微孔陶瓷烧结前把微孔金属发热材料定位在陶瓷模具里,再浇注陶瓷原料再烧结,由于微孔金属材料比较软,定位困难,导致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因此,本发明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其通过软胶密封件、导液元件的巧妙结构设计,使得雾化器在仓储和运输状态,雾化液完全和外界空气隔绝,确保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不漏液及延长雾化液保质期;而把雾化芯压入正常工作位置后,利用导液元件的导液柱穿过密封孔刺破待刺破部或者顶开密封塞,实现储液腔出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气嘴通道、储液腔、软胶密封件、雾化芯、供电及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软胶密封件内具有雾化芯安装腔,所述软胶密封件上对应雾化芯安装腔的上端设置有密封孔;所述软胶密封件成型时一体连接有待刺破部封住密封孔,或者,所述密封孔内设置有密封塞以封住密封孔;
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元件及雾化元件,所述导液元件采用微孔材料,所述导液元件一体向上延伸有用于刺破待刺破部或者顶开密封塞以使储液腔能经导液柱出液至导液元件的导液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器在正常工作之前,所述雾化芯位于雾化芯安装腔的内部或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芯安装腔内具有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雾化芯安装于第一安装位时,所述导液柱位于待刺破部或密封塞的下方,所述待刺破部或密封塞阻隔于储液腔与雾化芯安装腔之间;所述雾化芯自第一安装位向上压入第二安装位时,所述导液柱穿过密封孔刺破待刺破部或者顶开密封塞,所述储液腔经导液柱实现出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特拉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