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225.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慧霞;仝辉;叶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果纳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H01R4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顾品荧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db 连接器 线缆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DB连接器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吊装有吊装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一侧设有用于整理线缆的线缆平台,另一侧设有用于对DB连接器的DB插针进行加热的溶锡加热装置。所述线缆平台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整理线缆的线缆整理组件,所述吊装平台上依次设有能独立移动的焊锡组件、线缆切割组件、线缆剥皮组件,所述焊锡组件用以对DB连接器的连接头进行焊锡,所述线缆切割组件用以切割线缆各导线的端部,所述线缆剥皮组件用以剥除线缆各导线端部的导线胶皮。本发明的线缆焊接装置通过机械配合提高了线缆焊接的自动化程度,能大大提高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设备的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线缆连接器的制作。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做法均是采用手工焊接的方式来实现线缆与连接头的焊接。例如DB连接器,其焊接的过程如下:按照设计的顺序排布线缆中的各导线的顺序,(1)剥开导线的绝缘层,(2)在导线上套设绝缘套管,(3)依次焊接每根导线,(4)整理套设在导线上的绝缘外套,保护裸露的金属导线及焊接部位。该过程完全依靠焊接工人手动操作完成,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难以把握焊接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装置,解决了手工焊接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良品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DB连接器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吊装有吊装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一侧设有用于整理线缆的线缆平台,另一侧设有用于对DB连接器的DB插针进行加热的溶锡加热装置。所述线缆平台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整理线缆的线缆整理组件,所述吊装平台上依次设有能独立移动的焊锡组件、线缆切割组件、线缆剥皮组件,所述焊锡组件用以对DB连接器的连接头进行焊锡,所述线缆切割组件用以切割线缆各导线的端部,所述线缆剥皮组件用以剥除线缆各导线端部的导线胶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时,工人将线缆的各导线放置到线缆整理组件中,并通过线缆整理组件对线缆的各导线进行整理,然后通过线缆切割组件将导线的端部切掉,以使各导线的端部齐平;通过线缆剥皮组件对导线的端部进行剥皮操作以使导线端部的线芯裸露出来;然后通过焊锡组件对DB连接器的连接头进行焊锡操作,再通过线缆整理组件的移动带动各导线的线芯对接到DB连接器的连接头上,通过溶锡加热装置对DB插针进行加热,并通过DB插针将热量传递到对应的DB插头上,以使DB插头上的焊锡融解,以与导线的线芯形成牢固焊接。通过溶锡加热装置、线缆整理组件、线缆切割组件、线缆剥皮组件、焊锡组件的配合实现了DB连接器与线缆的自动焊接,避免了手工焊接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提高DB连接器的线缆焊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
进一步来说,所述线缆整理组件包括整理基座,所述整理基座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且与线缆一一对应的容置凹槽,每个所述容置凹槽的下端均设有与之连通的狭槽,对应的所述狭槽、容置凹槽内共同设置有用于整理线缆的导引件。
进一步来说,所述容置凹槽由呈阶梯状结构的一号凹槽、二号凹槽组成,所述一号凹槽位于二号凹槽靠近操作平台的一侧,且所述一号凹槽的槽宽与绝缘套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二号凹槽的槽宽与线缆的外径相匹配。当将线缆的各导线放置到容置凹槽内时,二号凹槽能对导线进行限位整理,同时绝缘套管能沿着一号凹槽套装到导线上,并通过一号凹槽对套装到导线上的绝缘套管进行限位。
进一步来说,所述导引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一号凹槽、二号凹槽对应设置的套管导引杆、导线导引杆,所述套管导引杆、导线导引杆均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狭槽内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设有与之形成Y字形结构的气动夹杆,所述气动夹杆位于所述一号凹槽或二号凹槽内,其上设有能抱持住绝缘套管或线缆的夹持面。通过气动夹杆的设置实现了对绝缘套管或导线的夹紧或松开,通过杆体的移动带动气动夹杆在一号凹槽或二号凹槽内移动,进而实现了绝缘套管或导线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果纳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果纳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