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9967.9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7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威;郭广廓;董成举;潘广泽;樊依圣;林家领;王远航;陈勃琛;王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丹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系统 寿命 试验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伺服系统参数和伺服系统寿命试验的预设载荷条件;预设载荷条件下的载荷大小大于额定工况下对应的载荷大小;预设载荷条件包括伺服电机的惯性载荷条件,以及伺服驱动器的温度载荷条件;根据惯性载荷条件、温度载荷条件和伺服系统参数,计算伺服系统加速因子;根据伺服系统参数和伺服系统加速因子,确定加速寿命试验时间;输出寿命试验开始指令;寿命试验开始指令用于指示用户在加速寿命试验时间内,将预设载荷条件施加于待测伺服系统,进行伺服系统寿命试验。上述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可以降低伺服系统寿命试验的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靠性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伺服系统又称随动系统,是指利用某一部件的作用能使系统所处的状态到达或接近某一预定值,并能将所需状态和实际状态加以比较,依照它们的差别来调节控制部件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以及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自动驾驶、自动机床、无线跟踪控制等领域。为确保伺服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伺服系统进行寿命试验。
传统的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在与使用环境对应的载荷条件下进行试验。而伺服系统可靠性指标往往达到上万小时,采用传统的可靠性试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因此,传统的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具有时间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降低伺服系统寿命试验的时间成本。
一种伺服系统寿命试验方法,包括:
获取伺服系统参数和伺服系统寿命试验的预设载荷条件;所述预设载荷条件下的载荷大小大于额定工况下对应的载荷大小;所述预设载荷条件包括伺服电机的惯性载荷条件,以及伺服驱动器的温度载荷条件;
根据所述惯性载荷条件、所述温度载荷条件和所述伺服系统参数,计算伺服系统加速因子;
根据所述伺服系统参数和所述伺服系统加速因子,确定加速寿命试验时间;
输出寿命试验开始指令;所述寿命试验开始指令用于指示用户在所述加速寿命试验时间内,将所述预设载荷条件施加于待测伺服系统,进行伺服系统寿命试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惯性载荷条件、所述温度载荷条件和所述伺服系统参数计算伺服系统加速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惯性载荷条件,以及所述伺服系统参数,计算伺服电机加速因子;
根据所述温度载荷条件,以及所述伺服系统参数,计算伺服驱动器加速因子;
根据所述伺服电机加速因子和所述伺服驱动器加速因子,确定伺服系统加速因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系统参数包括伺服电机的工作参数和转子结构参数;所述根据所述惯性载荷条件,以及所述伺服系统参数,计算伺服电机加速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得到额定工况下所述伺服电机的基准寿命;
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和所述转子结构参数,以及所述惯性载荷条件,得到所述伺服电机在所述惯性载荷条件下的加速寿命;
根据所述基准寿命和所述加速寿命,计算伺服电机加速因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参数包括油封摩擦转矩;所述根据所述工作参数和所述转子结构参数,以及所述惯性载荷条件,得到所述伺服电机在所述惯性载荷条件下的加速寿命,包括:
根据所述惯性载荷条件、所述油封摩擦转矩和所述转子结构参数,确定预设载荷条件下,一个加载周期内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平均负载转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9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