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料装置、组装设备及自动装配的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0017.8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坚;钟献忠;洪建;庞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65G47/14;B65G27/04;B65G47/88;B65G47/91;B07C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组装 设备 自动 装配 工作站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料装置、组装设备及自动装配的工作站,涉及自动设备的技术领域。自动装配的工作站包括:固定机架;控制系统,被配置于固定机架,控制系统包括电控系统以及与电控系统连接的交互单元;组装设备,组装设备被配置与固定机架,且组装设备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放料机构为送料机构提供装配件,送料机构将装配件有序的输送给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再对装配件进行分配,分料装置上的装配件可通过抓取机构抓取至装载治具处,并与其连接的产品件进行适配,此过程替代了人工组装,有利于提供工作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料装置、组装设备及自动装配的工作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成为常用的代步工具,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配件的零部件装配为一个重要的流程,零部件装配直接影响汽车的质量。
现有的技术中,汽车的装配件组装在生产中组装检测目前为人工组装、人工目视检查,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漏装等品质隐患出现,难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料装置、组装设备及自动装配的工作站,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装配件组装为人工作业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料装置,包括:
放料机构,具有容纳装配件的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口;
送料机构,具有与所述出口对应设置的输送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具有输送所述装配件的第一输送工位,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工位对应设置;
分料机构,被配置在所述送料机构背离所述放料机构的一侧,所述分料机构具有输送所述装配件的第二输送工位,以对所述送料机构内的装配件进行分料;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工位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工位的输送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放料机构为送料机构提供装配件,送料机构将装配件有序的输送给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再对装配件进行分配,此过程避免了人工直接参与,有利于提高装配件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件以及直振机构,所述输送件具有输送所述装配件的导槽,所述直振机构被配置在所述输送件的一侧,以驱动所述导槽内的装配件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导槽可对装配件进行限位,再通过直振机构使得装配件相对于导槽进行移动,保证装配件在输送组件内有序的移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提高其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以及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被配置在所述导槽靠近所述放料机构的出口处,所述第二检测件被配置在所述导槽靠近所述分料机构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检测件设于出口处,用于控制放料机构的装配件的补给,第二检测件设于靠近分料机构的一侧,可用于控制送料机构对分料机构供给装配件。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分料件以及感应件,所述感应件别配置在所述分料件上,以感应所述分料件上的装配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件有利于将送料机构上的装配件分出至分料件,为后续将装配件装载至产品件上提供有利的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抵挡机构、与所述抵挡机构连接的压料件以及感应件,所述压料件与所述装配件对应设置,以使所述抵挡机构与所述送料机构贴合时,所述压料件间隔于所述装配件,所述抵挡机构与所述送料机构脱离时,所述压料件压紧于所述装配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抵挡机构与压料件的配合,可实现送料机构的正常送料,为后续装配件装载在产品件上提供有利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维思车用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0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住宅外围护节能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绝热式磁致伸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