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在线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6255.X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袁鹏;陶明驹;马奔;冷凌锋;宋雨;常成;陆群;马孝龙;孙勇;尹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12 | 分类号: | G21C17/12;G21C7/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在线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棒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制棒驱动机构在线监测方法,采集控制棒驱动机构回路内的电流值并转换为电压信号,得到电压信号实时显示曲线,滤波,之后判断是否存在动棒特征点,将判定后存在的动棒特征点进行提取,获得动棒曲线,通过凹坑识别和超差比对,从而进行曲线在线监测。对偏离预设值驱动机构进行报警提示,提前做出判断,避免因模件性能下降而导致落棒。能够对103根控制棒驱动机构同时进行监测,处理高并发度的数据;通过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供电动作曲线特征值偏差度的降低,以及对“凹坑”这一特征曲线的识别,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棒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制棒驱动机构在线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控制棒作为核电站控制反应性的重要手段,其运行情况关系着核电站的稳定发电,想要对控制棒的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对其故障状况进行总结,开发实施监测功能成为了一种必要手段。
核电站控制棒通过控制棒驱动机构进行控制,随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驱动杆在堆芯内运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供电是通过对安装在上面的三个电磁铁线圈通电来实现的,而其运动则是通过为电磁线圈提供时序电流,有序的对三个线圈分别进行上电、失电,实现控制棒的保持、上提、下插功能,从而实现反应堆功率的调节。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供电,则是来自核电站内厂区0.4kV可靠母线,通过棒控棒位系统中的控制棒供电机柜实现。每个机柜中配备三个交流供电模件,一个交流供电模件对应一束控制棒的三个电磁铁线圈。
控制棒移动一步的时间仅为1秒钟,一秒钟内驱动机构三个电磁铁线圈要进行多次配合动作,如有某个线圈的供电异常,势必影响控制棒的正常动作,甚至有控制棒落棒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控制棒供电端增加在线监测设备,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流进行在线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在线监测方法,能够对压水堆型核电站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在线自动监测,避免因模件性能下降而导致落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控制棒驱动机构回路内的电流值,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2)绘制电压信号实时显示曲线,并转换成电流信号实时显示曲线;
3)实时读取电流信号;
4)信号滤波;
5)判断是否存在动棒特征点,其包括提棒特征点和插棒特征点;
若存在动棒特征点,即存在提棒特征点或者插棒特征点,执行步骤6);
否则执行步骤3);
6)将判定后存在的动棒特征点进行提取,获得动棒曲线;
7)进行动棒曲线凹坑识别和超差比对;
存在凹坑则执行步骤3);
不存在凹坑则执行步骤8);
不存在超差则执行步骤4);
存在超差则执行步骤8)。
所述的步骤5)中的提棒特征点的判断方法具体为:
根据电流信号实时显示曲线,设定a b c为进行特征判断的三个时间点;
若是某一时间点上,存在该点对应的提升线圈值PM、保持线圈值BM、传递线圈值FM同时满足:pm1PMpm2、bm1BMbm2、fm1FMfm2,则认为该点为第一个判断时间点a点;若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则不存在a点,不存在提棒特征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