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的防误伤式手榴弹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7400.6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孟义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义淳 |
主分类号: | F42B27/00 | 分类号: | F42B27/00;F42B8/26;F42D1/05;G01S1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方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5 | 代理人: | 李思琼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电 测距 误伤 手榴弹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的防误伤式手榴弹及使用方法,该防误伤式手榴弹包括启动终端、测距信号发射终端、测距信号接收终端以及手榴弹本体,所述测距信号接收终端内嵌在手榴弹本体内部,所述启动终端分别与测距信号发射终端和测距信号接收终端电性连接,所述测距信号发射终端与测距信号接收终端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手榴弹本体爆炸。本发明基于无线电波测距方式实现了己方投掷人员与手榴弹本体之间的距离测量,在传统压发开关控制手榴弹起爆的基础上增加了测距起爆控制,使得手榴弹在安全距离之外才发生爆炸,不论是在实战还是训练中,都能确保己方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榴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的防误伤式手榴弹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手榴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小型手投武器弹药。史料中最早关于手榴弹的记载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朝,唐辐向宋真宗进献的手投火器,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随成吉思汗的木轮战车传到欧洲,随着20世纪初堑壕战的兴起,手榴弹作为对付堑壕和建筑物内隐蔽目标的有效武器,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的推广。因外形和碎片有些类似石榴和石榴籽,因此而得名。
手榴弹的使用可分为日常作战训练和实战应用。为了提高训练效果,作战训练过程中也会使用实弹进行训练,训练人员由于恐惧、不熟练等问题,投掷过程可能出现手榴弹滑手跌落、投掷撞到防护墙弹回、投掷力度小等导致的手榴弹近处引爆,危及作战训练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在实战应用过程中,受复杂战场环境和敌情影响,己方作战人员投掷的手榴弹可能出现被障碍物、敌人弹回甚至误伤的情况,危及己方作战人员安全。为了提高己方作战人员、训练人员安全,并兼顾作战与训练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原理的防误伤式手榴弹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训练和实战过程中,手榴弹未被丢出安全范围而起爆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原理的防误伤式手榴弹及其使用方法,该设计在保证作战、训练效果的同时,兼顾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手榴弹误伤己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的防误伤式手榴弹,该防误伤式手榴弹包括启动终端、测距信号发射终端、测距信号接收终端以及手榴弹本体,所述测距信号接收终端内嵌在手榴弹本体内部,所述启动终端分别与测距信号发射终端和测距信号接收终端电性连接,所述测距信号发射终端与测距信号接收终端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手榴弹本体爆炸。
优选的,所述启动终端包括
时钟校正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与测距信号发射终端连接,用于校准时钟信号;并通过无线方式与测距信号接收终端连接,用于校准时钟信号;
加密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方式与测距信号发射终端连接,用于无线电波加密;并通过无线方式与测距信号接收终端连接,用于无线电波加密。
优选的,所述测距信号发射终端包括
第一时钟发生模块,其输出端口与时钟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出接口有线电性连接,用于将产生的时钟信号t0经有线传输发送给时钟信号传输模块;
时钟信号传输模块,其信号输出端口通过无线电波与测距信号接收终端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时钟信号t0发送给测距信号接收终端。
优选的,所述测距信号接收终端包括
第二时钟发生模块,与距离计算模块有线电性连接,用于将产生的时钟信号t1发送给距离计算模块的第二个输入接口;
时钟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时钟信号传输模块发送的时钟信号t0,并发送给距离计算模块的第一个输入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义淳,未经孟义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