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振动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7452.3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涛;李健;陈耀;张文超;孙佳川;贾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3;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徐雅琴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振动 系统 建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虚拟振动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振动系统对不同对象进行振动实验,获得各对象的功放单元的系统传递函数;
根据所述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各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振动系统对不同对象进行振动实验,获得各对象的功放单元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利用振动系统对同类对象进行振动实验,获得所述同类对象的功放单元的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根据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各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为:
根据所述同类对象的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同类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类对象的类型相同,质量在预定的质量范围之内,尺寸在预定的尺寸范围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各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为:
根据系统传递函数,利用随机森林学习方法进行模型训练,训练之后得到各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部分模型为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曲线;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作动部分数据库;所述作动部分数据库包括对象的质量、尺寸、谐振频率、谐振频率放大倍数以及所述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未装对象的振动系统进行振动实验,获得空载状态下功放单元的系统传递函数;
根据所述空载状态下的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空载状态下的作动部分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作动部分模型与机械部分模型、控制仪模型连接在一起进行系统联调,构成虚拟振动系统。
8.一种虚拟振动系统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递函数测试模块,用于利用振动系统对不同对象进行振动实验,获得各对象的功放单元的系统传递函数;
作动部分建模模块,用于根据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各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函数测试模块,用于利用振动系统对同类对象进行振动实验,获得所述同类对象的功放单元的系统传递函数;
所述作动部分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类对象的系统传递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同类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动部分建模模块,用于根据系统传递函数,利用随机森林学习方法进行模型训练,训练之后得到各对象的作动部分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未经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4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