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2271.X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浦春林;宋翠翠;王亮;胡一苇;陈芳;阳蒸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苏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30;F24F13/02;F24F11/30;F24F11/52;F24F11/56;F24F11/63;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陈君名 |
地址: | 2151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综合 自动 除湿 系统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包括管廊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1)的一侧内侧固定有排风座(3),所述管廊主体(1)的另一侧内侧固定有回风座(4),所述排风座(3)与回风座(4)之间连接有输风管道(7),所述排风座(3)与输风管道(7)之间连接有出风接口(2),所述输风管道(7)与回风座(4)之间连接有进风接口(9),所述输风管道(7)上安装有热交换装置(8)、除湿机主体(6)与再生风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8)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0)、水热交换装置(11)、空气源热泵装置(12)、空气热交换装置(13)与热力元件(14),所述空气热交换装置(13)接入输风管道(7),所述空气热交换装置(13)连接热力元件(14)与空气源热泵装置(12),所述热力元件(14)与空气源热泵装置(12)连接水热交换装置(11),所述水热交换装置(11)连接加热装置(10),所述加热装置(10)连接输风管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座(3)、回风座(4)的内侧分别通过出风接口(2)、进风接口(9)与输风管道(7)进行连接,所述输风管道(7)贯穿再生风机(5)、除湿机主体(6)和热交换装置(8)之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交换装置(13)的输入端与输风管道(7)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0)的输出端与输风管道(7)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空气热交换装置(13)的输出端与热力元件(14)、空气源热泵装置(12)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热力元件(14)、空气源热泵装置(12)的输出端与水热交换装置(11)的输入端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主体(6)内部设置有自动除湿系统、温控模块、除湿模块、热交换模块、湿度检测模块、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所述自动除湿系统连接温控模块、除湿模块、热交换模块、湿度检测模块、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与湿度检测模块之间连接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与报警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连接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显示模块与报警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给其他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一种地下综合管廊自动除湿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在管廊主体(1)内部的位置,从回风座(4)的位置输入室外空气,回风座(4)与输风管道(7)之间通过进风接口(9)进行连接,输风管道(7)进行输风操作,输风管道(7)的位置依次连接热交换装置(8)、除湿机主体(6)与再生风机(5);
S2:室外空气进入空气热交换装置(13)的内部进行热转换,通过热力元件(14)、空气源热泵装置(12)、水热交换装置(11)、加热装置(10)进入到除湿机主体(6)的内部进行二次热转换,输出新风,最后通过再生风机(5)输出湿空气,对管廊主体(1)内部进行除湿操作;
S3:除湿机主体(6)的内部设置有自动除湿系统,自动除湿系统连接温控模块、除湿模块、热交换模块、湿度检测模块、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可以对内部空气情况进行检测与除湿控制;
S4:由温湿度传感模块检测内部空气温湿度,检测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给中央控制模块进行整理与控制,在显示模块显示温湿度数据,湿度过高时报警模块报警,需要对装置进行检修,实时控制管廊内部温湿度,进行除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苏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苏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2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优化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