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模清理打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2571.8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翼;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27/033;B24B41/06;B24B41/00;B24B51/00;B24B47/22;B24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绘聚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汪帆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 打磨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模清理打磨控制系统,包括底板、桁架、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机构、打磨检测机构和控制中心;桁架安装在底板上,桁架下方安装有行走机构,底板上对应桁架的位置安装有用于放置内模的内模承托板;第一打磨机构通过伸缩机构与桁架本体连接;第二打磨机构为两个,两个第二打磨机构相对设置在第一打磨机构两侧,两个第二打磨机构分别通过横向调节机构与对应侧的桁架连接。通过本申请的内模清理打磨控制系统,代替现有人工打磨的方式,提高了内模打磨效率,无需工人参与,并且本申请的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能够随着内模尺寸变化,始终与内模表面保持在固定的打磨距离,从而提高对内模不同尺寸位置的打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模清理打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其中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箱梁是通过在模具中浇筑混凝土制成,箱梁脱模后需要对内模进行打磨清理,由于内模尺寸是变化的,内模打磨清理设备在打磨过程中与内模之间的距离不容易控制,导致打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模清理打磨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模清理打磨控制系统,包括底板、桁架、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机构、打磨检测机构和控制中心;
所述桁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桁架下方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桁架的位置安装有用于放置内模的内模承托板;
所述第一打磨机构通过伸缩机构与所述桁架本体连接;
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打磨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打磨机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分别通过横向调节机构与对应侧的所述桁架连接;
所述打磨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测距单元、第二测距单元、第一打磨位置调节单元和第二打磨位置调节单元;
所述第一测距单元和所述第一打磨位置调节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打磨机构上,所述第一测距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反馈给所述第一打磨位置调节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打磨位置调节单元调节并控制所述第一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打磨位置调节单元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测距单元和所述第二打磨位置调节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上,所述第二测距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反馈给所述第二打磨位置调节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打磨位置调节单元调节并控制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打磨位置调节单元与所述横向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控制中心内预设有第一打磨余量单元和第二打磨余量单元,所述第一打磨余量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测距单元测量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打磨余量单元进行比对,直到所述第一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所述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与预设的所述第一打磨余量单元的比对结果满足预期,则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停止对所述内模进行打磨;
所述第二打磨余量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测距单元测量的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打磨余量单元进行比对,直到所述第二打磨机构与待打磨的所述内模表面之间的距离与预设的所述第二打磨余量单元的比对结果满足期预期,则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停止对所述内模进行打磨。
进一步地,还包括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本体、主管道以及分支管道;
所述吸尘器本体安装在所述桁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