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长皮卡PBS移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3180.8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百川;邓亚平;朱玉萍;安全远;张焕焕;潘丽娟;侯露露;时林其;孙小贞;牛新时;闫志诚;杨云峰;李敏华;朱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08;B66F9/12;B66F9/24;B05C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长 pbs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长皮卡PBS移载系统,包括涂装台车和涂装侧顶机构成的涂装线;总装台车、总装前侧顶机和总装后侧顶机构成的总装线;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用于将中长皮卡前、后车体依次从涂装线转移至总装线;涂装台车用于将中长皮卡前、后车体分别运送至涂装侧顶机相应位置,涂装侧顶机用于顶起中长皮卡前、后车体;总装前侧顶机用于将中长皮卡前车体顶起并放置在总装台车上,总装后侧顶机用于将中长皮卡后车体顶起并放置在总装台车上。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实现紧凑的涂装生产线用于生产制造中长皮卡;采用三叉臂结构实现由涂装线过线至总装线,降低成本;不影响总装线的JPH的情况下,减少总装台车的使用数量,降低对生产线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长皮卡PBS移载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皮卡的需求快速增长,对皮卡的多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中长箱皮卡是皮卡细分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紧凑型的涂装线来说,因为中长皮卡的总长度超过了涂装台车的最大长度,皮卡的前车体和后车体无法在一台涂装台车上通过涂装线,一种方案为中长皮卡分体式涂装,即涂装车间皮卡车的前后车体分别搭载于两个台车,连续过线,但是分体式涂装会带来车间JPH(JPH为小时工作量或单位时间工作量)的损失。通常PBS移载叉臂使用四个叉臂,前车体由两个叉臂完成移载,后车体由另外两个叉臂完成移载,传统所使用的四叉臂移载方案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长皮卡PBS移载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中长皮卡PBS移载系统,包括
涂装线,所述涂装线具有涂装台车和涂装侧顶机;
总装线,所述总装线具有总装台车、总装前侧顶机和总装后侧顶机;
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所述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用于将中长皮卡前车体和中长皮卡后车体依次从涂装线转移至总装线的相应位置;
其中,所述涂装台车用于将中长皮卡前车体和中长皮卡后车体分别运送至所述涂装侧顶机相应位置处,涂装侧顶机用于顶起中长皮卡前车体或中长皮卡后车体;所述总装前侧顶机用于将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运送来的中长皮卡前车体顶起并放置在所述总装台车上,所述总装后侧顶机用于将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运送来的中长皮卡后车体顶起并放置在总装台车上。
优选地,所述总装前侧顶机包括总装第一机架、总装第一驱动电机、总装第一传动轴和间隔设置的两个总装第一支撑支架,使不影响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运送车体至总装线;其中,所述总装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总装第一机架上,所述总装第一传动轴与总装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实现同侧的所述总装第一支撑支架同步运动,通过所述总装第一传动链实现另一侧的总装第一支撑支架同步运动,进而实现总装前侧顶机两侧的两个总装第一支撑支架的同步升降;总装第一支撑支架上根据不同车体设置有多个总装第一支撑柱用于支撑车体;
总装线的总装后侧顶机包括总装第二机架、总装第二驱动电机、总装第二传动轴和间隔设置的两个总装第二支撑支架;所述总装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总装第二机架上,所述总装第二传动轴与总装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实现同侧的所述总装第二支撑支架同步运动,通过所述总装第二传动链实现另一侧的总装第二支撑支架同步运动,进而实现总装后侧顶机两侧的两个总装第二支撑支架的同步升降;总装第二支撑支架上根据不同车体设置有多个总装第二支撑柱用于支撑车体;
所述总装前侧顶机和总装后侧顶机的内宽度大于总装台车的外宽度,总装前侧顶机和总装后侧顶机的待工作高度低于总装台车的高度,不影响搭载中长皮卡的总装台车移动,两个总装第一支撑支架和两个总装第二支撑支架间隔设计,避免干扰所述三叉臂车体移载机构运送车体至总装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3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标签生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压抗扭曲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