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86009.2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芬;程广澳;赵慧波;李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3/25 | 分类号: | C07C233/25;C07D207/27;A61P29/00;A61P25/00;A61P9/10;A61P25/28;A61P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张莉静 |
地址: | 07100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氨基 吡拉西坦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共晶的化学式为C8H9NO2·C6H10N2O2。所述共晶是将乙酰氨基酚和吡拉西坦按照摩尔比1:1.5~2投入到装有甲醇或者乙腈溶剂的容器中,在23‑27℃条件下恒温震荡3‑8天,取出混合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即为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可大规模运用。同时因引入共晶形成物对乙酰氨基酚,使得吡拉西坦的热稳定性增强,共晶失重温度明显高于吡拉西坦单体。此外,对乙酰氨基酚同属于神经系统类药物,两者结合更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晶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拉西坦化学名是2-氧代-1-吡咯烷基乙酰胺,结构式如下:
吡拉西坦(PINA)是一种新型促进思维记忆药物,对脑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促进受损大脑的恢复,其处方药的价值是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
药物共晶是以晶体工程学和超分子化学理论为背景,结合分子间作用力,通过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的方式,将常温下为固体的药物活性成分(API)和共晶形成物(CCF)以固定化学计量比络合得到新晶体。虽然目前有一些关于吡拉西坦药物共晶的报道,但是目前吡拉西坦的几种晶体稳定性仍不理想,尤其是热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研究一种热稳定性好的吡拉西坦药物晶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乙酰氨基酚(APAP)属于神经系统类药物,主治偏头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分子式为C8H9NO2,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结构式如下:
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吡拉西坦药物共晶时通常采用辅助剂,如抗氧化剂、抗菌剂等作为共晶形成物,未见有将同属神经系统类药物作为共晶形成物制备吡拉西坦药物共晶的报道,通过引入共晶形成物(CCF)对乙酰氨基酚,有望在改善吡拉西坦的相关理化性质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联合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吡拉西坦药物晶体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所述共晶的化学式为C8H9NO2·C6H10N2O2,所述共晶的粉末衍射峰位置是12.25-12.26°,13.95-13.96°,15.65-15.66°,17.66-17.67°,18.31-18.32°,20.91-20.92°,21.76-21.77°,23.61-23.62°,24.51-24.52°,25.81-25.82°,26.66-26.67°。
所述对乙酰氨基酚的羟基、羰基、氨基与吡拉西坦的氨基、羰基通过氢键结合。
所述共晶采用混合溶液充分平衡法制备得到,其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吡拉西坦按照摩尔比1:1.5~2混合。
所述共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乙酰氨基酚和吡拉西坦投入到装有甲醇或者乙腈溶剂的容器中,在23-27℃条件下恒温震荡3-8天,取出混合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即为对乙酰氨基酚-吡拉西坦药物共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湿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锅盖效应”的水汽补充对比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