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细胞膜整合素αv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9719.0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丁霖;鞠熀先;李毅然;陈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107 | 分类号: | C07K1/107;C12P19/04;C07K14/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膜 整合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细胞膜整合素αsubgt;v/subgt;βsubgt;3/subgt;聚糖的原位糖链延长方法。通过偶联αsubgt;v/subgt;βsubgt;3/subgt;的特异性识别多肽(Pep)和半乳糖氧化酶(GAO),构建聚糖重构探针Pep‑GAO。在Ksubgt;4/subgt;[Fe(CN)subgt;6/subgt;]存在下,酶活性被抑制的Pep‑GAO可以结合活细胞表面的整合素αsubgt;v/subgt;βsubgt;3/subgt;,然后加入Ksubgt;3/subgt;[Fe(CN)subgt;6/subgt;]激活GAO,使其氧化αsubgt;v/subgt;βsubgt;3/subgt;糖链末端的半乳糖或N‑乙酰半乳糖胺,生成可以发生生物正交反应的醛基。该基团可与酰肼功能化的糖分子发生连接反应,生成腙键,从而实现αsubgt;v/subgt;βsubgt;3/subgt;上糖链的延长。该方法在活细胞水平上实现了对特定蛋白聚糖结构的编辑,为细胞膜蛋白聚糖的功能研究和活体聚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活细胞膜整合素αvβ3聚糖的原位糖链延长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特异性识别αvβ3的聚糖重构探针,氧化活细胞表面αvβ3糖链的末端聚糖生成醛基,进一步与酰肼修饰糖分子反应,实现细胞膜αvβ3聚糖的糖链延长。
二、背景技术
糖基化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模式。细胞表面的聚糖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过程。异常的糖基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活细胞表面特定蛋白的聚糖结构进行编辑,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干预手段,已被用于增强赫赛汀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整合素αvβ3是细胞膜表面由α亚基(CD51)和β3亚基(CD61)形成的跨膜异源二聚体糖蛋白。αvβ3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双向信号传递,是一个高度糖基化的蛋白。αvβ3的聚糖结构与细胞存活、迁移、侵袭等细胞行为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有潜力的KRAS突变相关肿瘤的治疗靶标。然而目前尚无在活细胞水平特异性编辑αvβ3糖链的方法。
本发明结合可以特异性识别αvβ3的多肽和可以在细胞外部特异性氧化糖链末端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Gal/GalNAc)的半乳糖氧化酶(GAO),构建活细胞聚糖重构探针,通过对探针的酶活性进行程序性抑制-激活,特异性氧化活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3的末端Gal/GalNAc生成醛基,进一步与酰肼修饰的糖分子发生连接反应,实现αvβ3糖链的延长。该方法无需进行基因操作,从活细胞外部简单快捷地编辑糖链结构,为在活细胞上原位研究特定蛋白上聚糖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工具,对于发展聚糖干预技术用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构建特定蛋白的聚糖重构探针,在活细胞表面原位靶向整合素αvβ3后特异性氧化其糖链末端的Gal/GalNAc,生成可以发生生物正交反应的醛基。进而利用醛基与酰肼修饰糖分子的偶联反应实现αvβ3上聚糖的糖链延长。
该方法首先以琥珀酰亚胺酯和马来酰亚胺双修饰的聚乙二醇1000(NHS-PEGl000-MAL)作为连接分子,偶联巯基修饰的c(RGDfK)多肽(Pep)和GAO的氨基,制备聚糖重构探针Pep-GAO,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9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水搅拌泵底座
- 下一篇:一种核壳结构的二硝酰胺铵包覆铝微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