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8314.3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思雅;杨超;邵苏杰;胡博;郭少勇;雷振江;刘鑫;雷承昊;赵景宏;贺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0 | 分类号: | H04W28/20;G06F9/50;H04L12/46;H04L67/10;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肖艳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协同 联网 服务 部署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各待部署服务链中各虚拟网络功能VNF的预设排列顺序和预设依赖关系,获取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一构建方案;
根据各VNF的业务类型,确定各待部署服务链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并对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一构建方案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进行并行化处理,得到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
若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均承载相同网络功能类型的VNF且具有实例共享功能,则对所述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合并,得到综合构建方案;
建立所述综合构建方案的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根据所述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的最优解,获取所述综合构建方案中各虚拟节点和各虚拟链路的部署方案,并根据所述部署方案将各虚拟节点部署在云边协同网络的物理节点上和将各虚拟链路部署在所述云边协同网络的物理链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VNF的业务类型,确定各待部署服务链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并对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一构建方案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进行并行化处理,得到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包括:
对于任一VNF,若所述VNF的业务类型,以及与所述VNF相邻的下一个VNF的业务类型均为监视器型,则确定所述VNF具有并行功能需求;
若各待部署服务链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任意两个VNF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则根据所述依赖关系将所述任意两个VNF串行连接,将串行连接的两个VNF作为新的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
将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一构建方案中新的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进行并行化处理,得到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均承载相同网络功能类型的VNF且具有实例共享功能,则对所述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合并,得到综合构建方案,包括:
若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均承载相同网络功能类型VNF且具有实例共享功能,则计算所述至少两个虚拟节点承载的VNF的数量;
若所述至少两个虚拟节点承载的VNF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对所述至少两个虚拟节点进行合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均承载相同网络功能类型的VNF且具有实例共享功能,则对所述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合并,包括:
根据各待部署服务链的最大容忍延迟指标,确定各待部署服务链的业务类型;其中,所述待部署服务链的业务类型包括时延敏感类业务和非时延敏感类业务;
将所述业务类型为非时延敏感类业务的待部署服务链作为目标服务链;
若不同目标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均承载相同网络功能类型VNF且具有实例共享功能,则对所述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合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综合构建方案的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包括:
计算所述综合构建方案中各待部署服务链中所有VNF对应的虚拟节点的可靠性指标的乘积,将所述乘积作为各待部署服务链的可靠性指标;
对可靠性指标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的待部署服务链中可靠性指标最小的VNF进行备份;
对备份后的VNF对应的虚拟节点的可靠性指标进行更新后,重新计算各待部署服务链中所有VNF对应的虚拟节点的可靠性指标的乘积,直到各待部署服务链的可靠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根据最后一次备份后的综合构建方案,建立所述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邮电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3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艺种植花盆清洗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水源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