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8314.3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思雅;杨超;邵苏杰;胡博;郭少勇;雷振江;刘鑫;雷承昊;赵景宏;贺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0 | 分类号: | H04W28/20;G06F9/50;H04L12/46;H04L67/10;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肖艳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协同 联网 服务 部署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待部署服务链SFC中VNF的预设排列顺序和预设依赖关系获取SFC的第一构建方案后,根据VNF的业务类型确定SFC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并对SFC中部分VNF进行并行化处理形成第二构建方案;对多个不同SFC的第二构建方案中部分虚拟节点进行合并,得到综合构建方案;建立综合构建方案的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根据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的最优解,获取综合构建方案中各虚拟节点和各虚拟链路的部署方案,并根据部署方案将各虚拟节点和各虚拟链路部署在云边协同网络上。本发明实现减少服务链时延和提高网络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和云计算的发展,边缘侧的数据飞速增长,需要传输到数据中心网络处理。传统的中心网络以云为中心的计算模式,虽然能够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资源支持这些业务,但是会给核心网络造成巨大的负荷,同时给业务带来较大的端到端时延。为了应对这一挑战,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动边缘计算)技术被提出,通过在网络边缘提供计算能力来降低整体延迟。然而,边缘服务器有限的资源和计算能力并不能完全替代云计算的作用。因此,有效的结合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优势,构建云和边的资源有效协同利用的CEC(Cloud-edge-collaborative,云边协同)网络架构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CEC架构下,云边网络资源难以一体化利用和/或管控。因此,提出了CECIoT(Cloud-edge-collaborative Internet of things,云边协同的物联网)架构。CECIoT架构下,通过将SFC(Service Function Chain,服务功能链)中的VNF(VirtualNetwork Function,虚拟网络功能)映射在CEC网络的边缘服务器、云服务器和通信链路上,并为SFC分配相应的网络资源可以实现云边计算与通信资源的一体化管控。
目前,在CECIoT架构下,服务链的部署过程中,主要通过合并同构业务来简化服务链部署的过程。但是这种部署方法,仅能对完全相同的服务链进行合并。在实际应用中,多条服务链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功能,很少存在完全相同的服务链。因此,采用这种方法难以获取合理的服务链部署方案,进而也难以达到有效减少SFC映射过程中的端到端时延和资源消耗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能对完全相同的服务链进行合并,难以获取合理的服务链部署方案,进而也无法降低服务链映射过程中的端到端时延和资源消耗成本的缺陷,实现对服务链进行合理部署,降低服务链映射过程中的端到端时延和资源消耗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云边协同物联网的服务链部署方法,包括:
根据各待部署服务链中各虚拟网络功能VNF的预设排列顺序和预设依赖关系,获取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一构建方案;
根据各VNF的业务类型,确定各待部署服务链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并对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一构建方案中具有并行功能需求的VNF进行并行化处理,得到各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
若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均承载相同网络功能类型的VNF且具有实例共享功能,则对所述不同待部署服务链的第二构建方案中至少两个虚拟节点合并,得到综合构建方案;
建立所述综合构建方案的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根据所述服务链部署优化模型的最优解,获取所述综合构建方案中各虚拟节点和各虚拟链路的部署方案,并根据所述部署方案将各虚拟节点部署在云边协同网络的物理节点上和将各虚拟链路部署在所述云边协同网络的物理链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邮电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艺种植花盆清洗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水源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