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094.6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飞;李慧敏;张冰;周月明;申渝;陈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废水 净化 循环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过滤槽、调节池、初级过滤池、生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生物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过滤槽设于调节池内并位于调节池顶部,所述过滤槽与养殖池连通,便于养殖池内的水产养殖废水流经过滤槽再流入调节池,所述过滤槽用于拦截水产养殖废水中的粪便;调节池、初级过滤池、生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生物过滤池和消毒池依次紧邻设置,所述调节池底部和初级过滤池底部连通,便于调节池内的水体进入初级过滤池,所述初级过滤池内的水体溢流进入生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底部与生物反应池底部连通,便于生化反应池内的水体进入生物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内的水体溢流进入生物过滤池,生物过滤池底部与消毒池底部连通,便于生物过滤池内的水体进入消毒池内,消毒池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以将消毒后的水体排入水产养殖池;
所述过滤槽内具有粒径为0.5~1.5 cm的陶粒;
初级过滤池内从下到上设有火山岩填料层和沸石填料层,火山岩填料层和沸石填料层的厚度之比为1.5~2:1;所述火山岩填料层选用的火山岩填料的粒径为1~3 cm,所述沸石填料层选用的沸石填料粒径为0.8~2.0 cm;
所述生化反应池内填充有粒径为2~3 cm的火山岩填料,且该火山岩填料上生长着好氧反硝化菌;
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填充有第一填料,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所述第一填料由粒径为0.4~0.8 cm的石英砂和粒径为1.0~2.0 cm的砾石按1: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所述第一填料上表面距水面的高度为1~1.5 m;所述沉水植物为狐尾藻、金鱼藻、苦草和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物过滤池内填充有第二填料,用于种植挺水植物,所述第二填料由粒径为0.4~0.8 cm的石英砂和粒径为1.0~2.0 cm的麦饭石按1: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所述挺水植物为美人蕉、风车草、菖蒲、茭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硝化菌从水产养殖废水中分离,并经驯化培养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生化反应池上方设有第一布水板和第二布水板,第一布水板和第二布水板上下间隔且均倾斜设置,第一布水板上端水平设置在初级过滤池侧的生化反应池池壁上且位于初级过滤池溢流口下方,便于初级过滤池内的水体溢流至第一布水板上,第二布水板上端水平设置在第一布水板相对侧的生化反应池池壁上,且第二布水板下端位于第一布水板的下方,便于第一布水板上的水体流经第二布水板再流入生化反应池,从而通过两级布水实现水体富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上方安装有紫外灯,用于对消毒池内的水体进行消毒;消毒池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将消毒池和调节池连通,便于消毒池内的水体回流至调节池。
5.一种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净化循环系统,养殖池内的水产养殖废水依次流经过滤槽、调节池、初级过滤池、生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生物过滤池和消毒池,然后流入养殖池内,实现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0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衰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