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797.9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杜新川;曹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B1/27 | 分类号: | C25B1/27;C25B11/09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碳和氮化钨双相结构,其中,所述多孔碳为氮掺杂多孔碳,所述氮化钨双相结构包括棒状β相氮化钨和生长在棒状β相氮化钨表面的片状δ相氮化钨,所述多孔碳为基底,所述氮化钨双相结构的一端插入所述多孔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β相氮化钨的长度为0.5-5μm,直径为20-500 nm,所述片状δ相氮化钨的厚度为20-200 nm,横向尺寸为2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的孔径为0.5-5μm,所述多孔碳中的氮以吡啶氮或吡咯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氮原子占比为4-15 at%,所述复合型催化剂用于电催化固氮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钨双相结构的质量占比为4-20 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钨双相结构中片状δ相氮化钨的质量占比为40-80 wt%,棒状β相氮化钨的质量占比为20-60 wt%。
6.一种复合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钨酸和盐酸羟胺进行初步混合,再与小分子糖共同加入水中,获得混合溶液;
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以析出固体;
对所述固体进行冷冻干燥、洗涤及抽滤,获得混合物前驱体;
将所述混合物前驱体进行退火处理并冷却至室温,获得半成品;
将所述半成品进行洗涤及离心处理,经真空干燥后获得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酸可采用钨的含氧酸盐替代,所述钨的含氧酸盐为钨酸钠、钨酸铵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初步混合中钨原子与氮原子的摩尔比为1:(1-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糖的质量为所述盐酸羟胺质量的1-50倍,所述小分子糖为葡萄糖、果糖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的加热温度为60-100℃,所述退火处理包括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600-900℃并保温3-5 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处理的转速为3000-5000rpm,离心时间为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7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