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907.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亮;任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赛时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02;B07C5/36;B07C5/38;B08B5/02;E05F15/57;E06B3/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31 | 代理人: | 蔡星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淮河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反射 抓取 背光 模组 智能 制造 用光 检测 装置 | ||
1.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壳体(1)、安置盘(7)和均匀度检测组件(15),所述检测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座(2),且支撑座(2)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导向板(3),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一气缸(4),且第一气缸(4)的左部外侧安置有滑动座(5),所述滑动座(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6),所述安置盘(7)设置于滑动座(5)的顶部外侧,所述安置盘(7)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固定组件(8),且固定组件(8)包括固定模座(801)、入气管(802)、气囊(803)、电控阀门(804)和端子连接座(805),所述固定模座(801)的外侧表面连接有入气管(802),且固定模座(801)的内壁设置有气囊(803),所述气囊(803)的右侧连接有电控阀门(804),所述固定模座(80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端子连接座(805),所述固定模座(801)的内部安置有背光模组(9),所述检测壳体(1)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0),且第二气缸(10)的底部外侧安置有密闭门(11),所述检测壳体(1)的内侧中端设置有光线检测器(12),且第一气缸(4)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安置板(13),所述安置板(13)的顶部外侧连接有滑移座(14),所述均匀度检测组件(15)安置于滑移座(14)的前部外侧,所述安置盘(7)的外部两侧设置有搬运组件(16),所述检测壳体(1)的内部左侧连接有良品输送带(17),且检测壳体(1)的内部右侧安置有劣品输送带(18),所述支撑座(2)与导向板(3)为一体化,且滑动座(5)与导向板(3)呈滑动连接,所述安置盘(7)与第一电机(6)呈转动连接,且安置盘(7)的竖直中心线与滑动座(5)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均匀度检测组件(15)包括滑移板(1501)、支撑板(1502)、遮挡板(1503)、连接板(1504)、第二电机(1505)、主动齿轮(1506)、从动齿轮(1507)、反射板(1508),所述滑移板(1501)外侧设置有支撑板(1502),且支撑板(1502)的底部外侧安置有遮挡板(1503),所述支撑板(1502)的前部外侧安置有连接板(1504),且连接板(1504)的外侧中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505),所述连接板(1504)的内侧中端安置有主动齿轮(1506),且主动齿轮(1506)的外部两侧连接有从动齿轮(1507),所述从动齿轮(1507)的外侧安置有反射板(1508),所述支撑板(1502)与遮挡板(1503)呈垂直状分布,且遮挡板(1503)的下表面与背光模组(9)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主动齿轮(1506)与从动齿轮(1507)相互啮合,且从动齿轮(1507)的竖直中心线与反射板(1508)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管(802)与气囊(803)相互连通,且气囊(803)与背光模组(9)呈卡合连接,而且端子连接座(805)与背光模组(9)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8)通过检测壳体(1)、密闭门(11)构成全包围结构,且密闭门(11)的外表面与检测壳体(1)的内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16)包括固定柱(1601)、第三电机(1602)、转动座(1603)、转动杆(1604)、第三气缸(1605)和气动吸盘(1606),所述固定柱(1601)的内侧中端设置有第三电机(1602),且第三电机(1602)的顶部外侧安置有转动座(1603),所述转动座(1603)的外侧连接有转动杆(1604),且转动杆(1604)的底部外侧设置有第三气缸(1605),所述第三气缸(1605)的底部外侧连接有气动吸盘(16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吸盘(1606)与第三气缸(1605)呈固定连接,且气动吸盘(1606)与背光模组(9)呈吸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赛时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赛时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9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曲面防弹头盔成型方法
- 下一篇:纳米压印胶层的制作方法和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