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9907.1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亮;任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赛时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02;B07C5/36;B07C5/38;B08B5/02;E05F15/57;E06B3/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31 | 代理人: | 蔡星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淮河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反射 抓取 背光 模组 智能 制造 用光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涉及背光模组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壳体、安置盘和均匀度检测组件,所述检测壳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左部外侧安置有滑动座。本发明背光模组检测完成后,电控阀门会微微开启,这使得气囊内侧的空气可漏出些许,此时气囊会因空气减少进行收缩并解除对背光模组的夹持,搬运组件将检测完成的背光模组移走后,电控阀门会完全开启,此时气囊内的空气能快速涌出,因电控阀门所处位置和端子连接座同一水平线上,通过高速气体喷涌,能将端子连接座表面的灰尘和粘附的杂质进行清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又称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背光模组在生产完成后,通常会使用光效检测装置对其亮度和发光均匀度进行检测,如今的光效检测装置通常会使用智能芯片,通过智能芯片,可提升光效检测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检测速度。
市场上的背光模组进行光效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安置在可进行供电的模座内进行检测,模座内的端子连接座在长期使用后,内部容易堆积灰尘和杂物,这导致背光模组在通电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因供电不稳定导致亮度较低或发生频闪,此外模座与背光模组的固定稳定性较差,这导致背光模组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导致检测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角度反射抓取的背光模组智能制造用光效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壳体、安置盘和均匀度检测组件,所述检测壳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外侧安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左部外侧安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安置盘设置于滑动座的顶部外侧,所述安置盘的顶部外侧安置有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模座、入气管、气囊、电控阀门和端子连接座,所述固定模座的外侧表面连接有入气管,且固定模座的内壁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右侧连接有电控阀门,所述固定模座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端子连接座,所述固定模座的内部安置有背光模组,所述检测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底部外侧安置有密闭门,所述检测壳体的内侧中端设置有光线检测器,且第一气缸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安置板,所述安置板的顶部外侧连接有滑移座,所述均匀度检测组件安置于滑移座的前部外侧,所述安置盘的外部两侧设置有搬运组件,所述检测壳体的内部左侧连接有良品输送带,且检测壳体的内部右侧安置有劣品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与导向板为一体化,且滑动座与导向板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置盘与第一电机呈转动连接,且安置盘的竖直中心线与滑动座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入气管与气囊相互连通,且气囊与背光模组呈卡合连接,而且端子连接座与背光模组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通过检测壳体、密闭门构成全包围结构,且密闭门的外表面与检测壳体的内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均匀度检测组件包括滑移板、支撑板、遮挡板、连接板、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反射板,所述滑移板外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外侧安置有遮挡板,所述支撑板的前部外侧安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侧中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中端安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外部两侧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外侧安置有反射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遮挡板呈垂直状分布,且遮挡板的下表面与背光模组的外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从动齿轮的竖直中心线与反射板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赛时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赛时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9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曲面防弹头盔成型方法
- 下一篇:纳米压印胶层的制作方法和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