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3667.8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陈沛东;杨夫舜;岳伟;齐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B24B1/00;B28D1/22;B28D1/2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柔性 玻璃 边缘 处理 方法 | ||
1.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超薄玻璃粘结叠片;
步骤2:磨边处理;
步骤3:进行多次化学蚀刻处理;
步骤4:分片处理;
所述步骤3中化学蚀刻处理的具体方法是旋转叠片玻璃进行喷淋或浸泡蚀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叠片玻璃是采用玻璃盖板为夹板,在夹板之间通过采用胶水或UV减粘膜粘合的方式粘结多片超薄玻璃;粘结后的叠片玻璃中,所述玻璃盖板的厚度为0.1~3.0mm,所述超薄玻璃的厚度为0.01~0.20mm,所述超薄玻璃的数量为1~20PCS,相邻两个超薄玻璃之间的粘结层的厚度为0.01~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磨边处理的方法包括CNC精雕、线切割、激光切割或刀轮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CNC精雕时,主轴线转速为5000~15000r/min,进给速度为0.01~0.3mm/s,吃刀深度为1~3mm;或当采用线切割时,线切割速度为5~30mm/min;或当采用激光切割时,速度为50~200mm/s,功率为2~30W;或当采用刀轮切割时,切割压力为0.1~20N,吃刀深度为0.01~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叠片玻璃旋转蚀刻的速度为1~3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喷淋蚀刻的方法依次包括:
1)水喷淋清洗去除叠片玻璃表面的杂质;
2)向叠片喷洒氢氟酸对超薄玻璃的四边进行蚀刻处理;
3)水喷淋后清洗去除叠片玻璃表面的氢氟酸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喷淋清洗的喷水量为300~1000LPM,清洗的温度为20~60℃,清洗的时间为100~500s;酸液喷淋蚀刻处理中氢氟酸的喷淋量为200~1000LPM,蚀刻温度为20~60℃,蚀刻的时间为0~300s,蚀刻的速度为1~8μm/min;水喷淋后清洗的喷水量为200~1000LPM,清洗的温度为20~60℃,清洗的时间为100~360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浸泡蚀刻的方法依次包括:
1)鼓包清洗以去除叠片玻璃表面的杂质;
2)鼓包浸泡在氢氟酸液中对超薄玻璃的四边进行蚀刻处理;
3)再次鼓包清洗以去除叠片玻璃表面的氢氟酸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蚀刻前和蚀刻后的鼓包清洗是将叠片玻璃放入水槽中,水槽中的鼓包气压为0.1~0.8MPa,清洗的温度为20~60℃,清洗的时间为100~500s;鼓包浸泡蚀刻是将叠片玻璃放入蚀刻槽中浸泡,蚀刻的温度为20~60℃,蚀刻鼓包气压为0.1~0.8MPa,蚀刻时间为30~500s。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进行分片处理的方法包括对叠片玻璃照射紫外光使玻璃盖板、超薄玻璃与粘结层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36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