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3667.8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陈沛东;杨夫舜;岳伟;齐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B24B1/00;B28D1/22;B28D1/2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柔性 玻璃 边缘 处理 方法 | ||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属于玻璃加工处理技术领域,该边缘处理方法通过将超薄玻璃粘结叠片处理后进行磨边处理再进行多次化学蚀刻处理,通过控制化学蚀刻的参数使蚀刻液渗入超薄玻璃与粘结层之间的缝隙,使超薄玻璃的四条边均可形成表观均一且稳定的倒角,有效钝化了超薄玻璃边缘的微裂纹,保证了超薄玻璃边缘的强度,提高了超薄玻璃边缘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玻璃在电子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 的超薄玻璃厚度为0.1mm-0.33mm。然而,上述厚度的超薄玻璃在实际使用时其 柔韧度和弯曲程度均有着巨大限制,无法满足边缘为曲面的屏幕亦或是当前对 弯曲程度及次数都要求极高的折叠屏应用。
当前折叠屏的使用方案为柔性材料或是超薄玻璃材料,而柔性材料的使用 寿命及耐刮擦能力远不如超薄玻璃,因而未来的折叠屏发展趋势会向以超薄玻 璃作为柔性盖板,进行模组的组装及量产。
可折叠屏幕需要满足强大的弯折性能来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不破裂性。 但由于切割后的超薄玻璃边缘微裂纹客观存在,所以弯折时玻璃将会沿边缘破 欠位置向面内延伸,造成玻璃破裂,即玻璃的强度无法保证。目前是采用蚀刻 液对玻璃边缘进行处理,消除边缘微裂纹,则玻璃的弯折性能会大大提升,从 而达到弯折性能要求,而普通的边缘处理方法是对1.1mm及以上板厚的产品可 以起到钝化作用,提升弯折强度,对超薄柔性玻璃而言,普通的边缘处理方案 很容易造成边缘蚀刻不均匀,造成边缘蚀刻强度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 通过设计和控制边缘处理的参数,可有效改善边缘毛刺、崩边问题,有效控制 边缘倒角,可保证超薄玻璃边缘的强度,提高了超薄玻璃边缘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超薄 柔性玻璃的边缘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超薄玻璃粘结叠片;
步骤2:磨边处理;
步骤3:进行多次化学蚀刻处理;
步骤4:分片处理;
所述步骤3中化学蚀刻处理的具体方法是旋转叠片玻璃进行喷淋或浸泡蚀 刻。
所述步骤1中形成的叠片玻璃是采用玻璃盖板为夹板,在夹板之间通过采 用胶水或UV减粘膜粘合的方式粘结多片超薄玻璃;粘结后的叠片玻璃中,所 述玻璃盖板的厚度为0.1~3.0mm,所述超薄玻璃的厚度为0.01~0.20mm,所述超 薄玻璃的数量为1~20PCS,相邻两个超薄玻璃之间的粘结层的厚度为0.01~0.1 mm。
所述步骤2中磨边处理的方法包括CNC精雕、激光切割或刀轮切割。
当采用CNC精雕时,主轴线转速为5000~15000r/min,进给速度为0.01~0.3 mm/s,吃刀深度为1~3mm;或当采用线切割时,线切割速度为5-30mm2/min; 或当采用激光切割时,速度为50~200mm/s,功率为2~30W;或当采用刀轮切 割时,切割压力为0.1~20N,吃刀深度为0.01~0.1mm。
所述步骤3中,叠片玻璃旋转蚀刻的速度为1~30r/min。
所述步骤3中,采用喷淋蚀刻的方法依次包括:
1)水喷淋清洗去除叠片玻璃表面的杂质;
2)向叠片喷洒氢氟酸对超薄玻璃的四边进行蚀刻处理;
3)水喷淋后清洗去除叠片玻璃表面的氢氟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长信新型显示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3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