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4452.8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斯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3 | 分类号: | B29C48/13;B29C48/285;B29C48/90;C08K3/26;C08L23/06;B29B7/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永来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改性 高密度 聚乙烯 合金管 生产工艺 | ||
1.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70-80重量份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20-30重量份的钙粉;
步骤2:将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钙粉加入密炼机进行一次密炼,一次蜜炼采用高温密炼20min-30min;
步骤3:将步骤2密炼后的材料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材料加入纳米增强剂、光稳定剂和着色剂进行二次高温密炼20min-40min;
步骤4:经过二次密炼后的材料通过成型机挤出成型,冷却后即得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密炼温度为18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密炼温度为200℃-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冷却时间为22h-2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采用双螺杆挤压成型,抽真空后冷却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粉为碳酸钙。
7.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的成型机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定径套的内径冷却系统、设置在成型模块机构的模块冷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内径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风管和风机,出水管分别与进水管与循环水系统相连接,定径套从内至外依次开有第二风道、出水道、进水道、第一风道,第一风道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收缩段、喉部和扩散段,定径套开有与第一风道相通的细密小孔,进水管可拆卸连接在进水道处,出水管可拆卸连接在出水道处,进风管一端与风机连接,进风管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第一风道第二风道远离进风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排风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合金管生产的成型机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成型模块机构包括导轨、机架和模块,导轨螺栓连接在机架上,模块与机架滑动连接,模块冷却系统包括模块排水管、模块入水管、冷风扇、转杆、连杆,连杆与成型机的传动轮的转轴固定连接,冷风扇与转杆固定连接,连杆一端设有第一锥齿轮,转杆一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成型模块内开有循环水道,模块入水管和模块出水管分别与循环水道入口和出口可拆卸连接,模块入水管和模块排水管分别与模块的固定支架连接并随模块移动;模块固定支架与导轨滑动连接,导轨内分别设有模块冷却水进水腔和模块冷却水出水腔,模块冷却水进水腔间隔设有第一出水孔,模块冷却水进水腔远离定径套的一面螺纹连接有冷却水入水管道;模块冷却水出水水腔间隔设有第一入水孔,模块冷却水进水腔远离定径套的一面螺纹连接有冷却水排水管道;模块冷却水进水水腔与模块冷却水出水水腔平行设置且互不相通,第一出水孔和第一入水孔内均设有电磁阀;模块固定支架连接有模块入水管的一端开有与第一出水孔相吻合和第二入水孔,模块固定支架连接有模块排水管的一端开有与第一入水孔相吻合和第二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和第二入水孔内均设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44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