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利用发动机废热的车载热泵烘干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06185.8 | 申请日: | 202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2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冯荣;李旭杰;李泽泉;崔红;赵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F01N5/02;F01N13/08;F04D25/08;F04D2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郭楚媛 |
地址: | 723001 陕西省汉中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动机 车载 烘干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载热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发动机废热的车载热泵烘干装置及系统,包括罐体,罐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罐体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罐体内固定连接有圆板,圆板的中心处连接有引风机构,罐体内固定连接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管,弯管的一端进气管连通,环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管壁上连接有换热机构,罐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罐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该可利用发动机废热的车载热泵烘干装置及系统,可以回收利用发动机的废热用于车载热泵烘干系统,使得运输的货物不易受潮损坏,有效的降低了车载热泵系统的耗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利用发动机废热的车载热泵烘干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公路运输是构成陆上运输的两种基本运输方式之一,是指以公路为运输线,利用汽车等陆路运输工具,做跨地区或跨国的移动,以完成货物位移的运输方式。它是对外贸易运输和国内货物流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中国公路运输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其中,汽车是公路运输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机动性强,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运送的货物极易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造成货物以及产品外包装受潮。
目前,运输车辆虽然可以利用车载热泵对运输的货物进行烘干,但是由于运输车辆的货箱较大,导致热泵机组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才能产生高温气体保证货物的干燥度,进而使得热泵机组的耗能量较大,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利用发动机废热的车载热泵烘干装置及系统,能够回收利用发动机的废热用于车载热泵烘干系统,有效的降低了车载热泵系统的耗能等优点,解决了由于运输车辆的货箱较大,导致热泵机组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才能产生高温气体保证货物的干燥度,进而使得热泵机组的耗能量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利用发动机废热的车载热泵烘干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罐体内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中心处连接有引风机构,所述罐体内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进气管连通,所述环形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连接有换热机构,所述罐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引风机构包括立管,所述圆板的中心处通过第一密封轴承与立管的管壁转动连接,所述立管的内壁通过第二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立管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立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扇叶,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立管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共同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圆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锥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横板和隔板,所述横板和隔板的边缘处均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下端与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与隔板的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均呈环形分布,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下端位于套管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旋管的下端管口处位于套管的内侧,所述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挡片,多个所述挡片分别位于多个第一螺旋管的下端管口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1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浪涌后备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用锂离子电池正极干法匀浆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