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及汽车尾翼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07673.0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华;苏海明;张伟;白立军;林泮;戴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62D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尾翼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及汽车尾翼,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模具,模具上设置有插入孔;在模具上铺覆碳纤维材料并裸露插入孔,以形成尾翼本体;将支架插入插入孔;在支架上方以及裸露的尾翼本体上方铺覆加强层;在裸露的模具、裸露的尾翼本体、裸露的支架、裸露的加强层安装充气袋;对模具、尾翼本体、支架以及加强层进行加热,同时对充气袋进行充气,以制得汽车尾翼。本发明提高了汽车尾翼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翼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及汽车尾翼。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尾翼的尾翼本体与小支架连接,小支架再与大支架连接,最后大支架安装到车身上。这种安装方式工艺为:碳纤维尾翼本体与支架的连接采用螺栓或铆钉来紧固(或采用胶水粘接的工艺来连接),其缺陷为铆钉或螺栓连接后无法保证连接间隙的均匀性,容易导致汽车尾翼的稳定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及汽车尾翼,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汽车尾翼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尾翼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插入孔;
在所述模具上铺覆碳纤维材料并裸露所述插入孔,以形成尾翼本体;
将支架插入所述插入孔;
在所述支架上方以及裸露的尾翼本体上方铺覆加强层;
在裸露的模具、裸露的尾翼本体、裸露的支架、裸露的加强层安装充气袋;
对所述模具、所述尾翼本体、所述支架以及所述加强层进行加热,同时对所述充气袋进行充气,以制得所述汽车尾翼。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模具上铺覆碳纤维材料并裸露所述插入孔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模具上设置碳布,其中,所述插入孔上方的碳布设置有漏孔,所述充气袋漏孔的直径与所述插入孔的直径相同;
在所述碳布上铺覆所述碳纤维材料,以形成所述尾翼本体,其中,所述插入孔裸露。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入孔设置与所述模具的中间部位。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在裸露的模具、裸露的尾翼本体、裸露的支架、裸露的加强层安装充气袋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模具侧边、裸露的尾翼本体上方、裸露的尾翼本体侧边、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支架侧边、所述加强层上方以及所述加强层侧边安装充气袋。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形状设置为T型。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形状设置为L型。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模具上形成尾翼本体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模具上铺覆预设厚度的碳纤维材料。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类型为碳纤维、塑料或者钣金。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模具、所述尾翼本体、所述支架以及所述加强层进行加热,同时对所述充气袋进行充气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模具、所述尾翼本体、所述支架以及所述加强层进行统一加热,同时对所述充气袋进行充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尾翼,所述汽车尾翼包括:尾翼本体;加强层;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件以及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穿透所述尾翼本体,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尾翼本体上方以及所述加强层下方。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呈T型,所述固定件为所述T型架构中的横状结构,所述安装件为所述T型架构中的竖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7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