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灭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1647.5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晏志清;王正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 | 分类号: | A62C3/10;A62C37/38;A62C31/05;G08B1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28462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灭火 系统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小、占用空间小、灭火范围广并且能够避免蓄电池报废的船舶灭火系统。本发明包括控制器、压缩空气瓶、七氟丙烷灭火瓶、控制阀、延时释放阀、火灾感应器以及若干个喷嘴,所述压缩空气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七氟丙烷灭火瓶上设置有瓶头阀,所述瓶头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瓶头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阀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若干个所述喷嘴均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火灾感应器和所述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应用于船舶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灭火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船上设置相互连接的二氧化碳气瓶、管路以及阀件,在失火时,打开阀件,向机舱或者蓄电池舱释放二氧化碳进行灭火;2、压力水雾灭火系统:在船上设置相互连接的压力水柜、泵组、管路以及阀件,在失火时,打开阀件,可以手动或者自动喷淋进行灭火。
但是,二氧化碳的比重大,二氧化碳气瓶比较重,影响船舶的航速,在灭火时二氧化碳容易下沉到船舱的底部,无法对船舱的顶部彻底灭火;而压力水雾灭火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重量大,影响船舶航速,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用于蓄电池舱的灭火会导致蓄电池全部报废。现有一公开号为CN211097167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或者水雾进行灭火的船舶用灭火系统,但是二氧化碳的灭火范围小,水雾灭火会使蓄电池报废,可靠性比较低。如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重量小、占用空间小、灭火范围广并且能够避免蓄电池报废的船舶灭火系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重量小、占用空间小、灭火范围广并且能够避免蓄电池报废的船舶灭火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控制器、压缩空气瓶、七氟丙烷灭火瓶、控制阀、延时释放阀、火灾感应器以及若干个喷嘴,所述压缩空气瓶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七氟丙烷灭火瓶上设置有瓶头阀,所述瓶头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瓶头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阀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若干个所述喷嘴均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火灾感应器和所述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船舶灭火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空气瓶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空气管与所述控制阀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瓶头阀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空气管与所述控制阀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瓶头阀的输出端通过释放管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阀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空气管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若干个所述喷嘴均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包括排气总管和若干根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总管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输出端相连,若干根所述排气支管均与所述排气总管相连,所述喷嘴与所述排气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船舶灭火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瓶头阀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止回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延时释放阀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管上还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管上还设置有测试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1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