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3174.2 | 申请日: | 202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军;石朝阳;王海庆;朱仁斌;汪民;沈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0;B21D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万畅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淬火 方法 | ||
1.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上料:上料机器人(10)在加热炉(20)的上料口连续摆放两片相同型号的钢板,利用设置在上料机器人(10)上的工业相机捕捉钢板轮廓并利用钢板的中心孔,使得两片钢板对齐成对设置:
S2加热:成对的钢板依次进入到加热炉(20)中,并且在加热炉(20)中一边加热一边按节拍朝出料口行进,行进至出料口时钢板的温度达到880~920℃,出料口的炉门打开;
S3校直机:所述校直机(30)包括第一压板(32)和与所述第一压板(32)相对可移动设置的第二压板(33),所述第一压板(32)与所述第二压板(33)之间的间隔定义为校直槽;所述校直机(30)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托架(34),该托架(34)位于所述校直槽的正上方;所述校直槽内设有沿着所述校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离板(35),所述分离板(35)将所述校直槽分割为左槽和右槽;所述分离板(35)在所述校直槽内可直线移动且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压板(33)的移动方向相同;
取料机器人(40)的机械手伸至出料口夹取成对的钢板放置到校直机(30)的托架(34)上,托架(34)托举着两块钢板下行移动直至两片钢板被分离板(35)分离,两片钢板分别落在所述左槽和所述右槽内;
S4热校直:第二压板(33)相对于第一压板(32)直线运动,使得右槽的槽宽变短以对右槽内的钢板进行压校直;第二压板(33)继续向着所述第一压板(32)的方向直线运动,挤压分离板(35)向左运动使得左槽的槽宽变短以对左槽内的钢板进行压校直;对两片钢板同时保压6S后热校直完成;
S5转运至淬火机:所述第二压板(33)、分离板(35)复位,所述托架(34)上行将两片钢板从校直槽中拖举;取料机器人(40)的机械手再同时夹取两片钢板转运至淬火机(50)内淬火。
S6淬火机成型:淬火机中的下淬火夹(52)为弧形上凸结构并承托两片钢板,上淬火夹(51)设计为弧形内凹的结构并细分为:左上淬火夹、中上淬火夹、右上淬火夹三部分;中上淬火夹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先行运动将直钢板中间部分合夹夹紧,使得整个钢板处于被固定的状态,然后左上淬火夹和右上淬火夹在另一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再同时下行完成对钢板的合夹,钢板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35)的上端设置成尖端部(351),所述分离板(35)与所述托架(34)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避让缺口(352),所述避让缺口(352)在步骤S4中托架(34)下行时形成避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30)还包括端推板(36),所述端推板(36)设置在所述校直槽的一端处且可沿着所述校直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步骤S6中所述托架(34)上行将两片钢板从校直槽中拖举后,所述端推板(36)推出作用在两个所述钢板的端面上将两个所述钢板的端部推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下夹臂(41)和与所述下夹臂(41)铰接设置的上夹臂(42),所述上夹臂(42)在夹持气缸的作用下相对于下夹臂(41)运动实现对钢板的夹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臂(42)与所述下夹臂(41)的前端处均设置有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臂(41)的夹持面上还设置有凸台(411);步骤S3中在取料机器人(40)的机械手伸至出料口夹取成对的钢板放置到校直机(30)的托架(34)上后,机械手再向着出料口方向水平移动使得所述凸台(411)推动钢板,将两片钢板在托架(34)上向着出料口方向推动L1长度后停止,保证两片钢板贴合并精准位于所述分离板(35)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片钢板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端推板(36)使得两个所述钢板的端部推齐后,机械手再向着出料口方向水平移动使得所述凸台(411)推动钢板,将两片钢板在托架(34)上向着出料口方向推动L2长度后停止,保证校直后的两片钢板再次贴合;所述上夹臂(42)绕铰接点转动与所述下夹臂(41)配合将贴合后的两片钢板夹紧后,将所述钢板转运至淬火机淬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31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信息存储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钛合金人工仿生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