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航迹生成杂波图处理雷达一次点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7803.9 | 申请日: | 202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明;周仕祺;范延伟;童朝平;彭文丽;彭嘉宇;彭学江;杨瑞明;郭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安锐达(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江洁;赵玉琴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航迹 生成 杂波图 处理 雷达 一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雷达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航迹生成杂波图处理雷达一次点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航迹杂波图三维数组;S2、设定航迹杂波图的更新圈次上限M,在雷达开机的前M圈内的航迹用于更新航迹杂波图;S3、以方位扇区单元为单位更新杂波图;S4、更新方位扇区单元内的航迹杂波图;S5、基于航迹杂波图过滤一次点迹;核心思想是除了对航迹的每一个点迹对应的杂波图单元进行累积,同时通过对每条航迹的相邻点迹连线,对连线覆盖的杂波图单元也同样进行累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航迹生成杂波图处理雷达一次点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雷达数据处理子系统部分生成杂波图的方法的成果有:专利文献《一种使用动态杂波图处理雷达数据的方法》(申请号:CN201310028051.0,公开号:CN103135099A)提出了一种带有“冻结”功能的杂波图,实现了保留慢速行驶以及停航目标不被杂波图过滤掉的方法;专利文献《一种基于杂波图的雷达数据处理方法》(申请号:CN201310422318.4,公开号:CN103472441B)提出了一种带有“冻结”功能的杂波图,并且增加了判断雷达回波信号是否突变的机制。专利文献《一种基于航迹杂波图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杂波抑制方法》(申请号:CN202010269326.X,公开号:CN111398947A)针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在探测城市环境下弱目标时存在虚警概率较高问题,基于车辆、行人或客机等具有固定航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迹杂波图的固定航迹杂波抑制方法。
数据处理子系统的输入是信号处理子系统检测得到的疑似目标的一次点迹,而每个波束(一个波束即对应一个方位扇区单元和一个俯仰单元)的一次点迹的数量一般远小于距离单元的数量(占比甚至可能不足5%),仅凭借一次点迹无法得到每个距离单元的回波特性信息。对于位置固定的目标或者面状分布的运动目标,一次点迹和航迹会分布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杂波图一般可以有效累积。但是对于运动的点状目标,杂波图一般难以累积。比如:在低慢小目标探测应用场景中,如果雷达工作在城市环境,道路上的车难以被杂波图剔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航迹生成杂波图处理雷达一次点迹的方法,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航迹生成杂波图处理雷达一次点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航迹杂波图三维数组:
S2、设定航迹杂波图的更新圈次上限M,在雷达开机的前M圈内的航迹用于更新航迹杂波图;
S3、以方位扇区单元为单位更新杂波图;
S4、更新方位扇区单元内的航迹杂波图;
S5、基于航迹杂波图过滤一次点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航迹杂波图三维数组如下所示:
C[NA][NE][NR]
式中,NA为方位单元的数量;NE为俯仰单元的数量;NR为方位单元的数量;C为相应单元杂波累积次数。航迹杂波图三维数组初始化为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2中,在雷达刚开机工作时,圈次计数初始化为1,雷达每转动一圈,圈计数加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中,在当前航迹更新方位扇区的所有航迹已经更新完毕后,更新当前方位扇区单元的航迹杂波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中,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安锐达(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安锐达(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7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