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18324.9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0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冼世庆;王祥;卜蜜源;林思诚;林明辉;吴华青;李太钊;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高锡珍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眼蜂 治黄 方法 | ||
1.一种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室内繁殖广赤眼蜂:在土沉香林间观察叶背,采集黄野螟卵块,当卵粒呈全黑状态,即是被广赤眼蜂寄生;沿着卵块外围将卵块从土沉香叶片剪下来,揭开空白卵卡上双面胶的离型层,将卵块平整地粘贴在双面胶上,未粘贴有卵块的双面胶区域用离型层粘盖住;放入透明塑料指形管中(φ2.8cm×L12cm),每管放入一块卵块;拧好盖,置于30℃,50%RH环境中;对于寄生率未达到100%的卵块,每日观察一次是否有黄野螟幼虫,并将其及时清除掉;广赤眼蜂羽化后,用滤纸条(L3cm×W1cm)浸透10%蜂蜜水,平整放入指形管内,每天更换一次滤纸;接种广赤眼蜂时,将卵卡平整放入指形管中,避免与滤纸接触,每管每次可接入卵卡1~2张,拧好盖,置于30℃,50%RH环境中;2h后,接蜂完毕,蜂卡制作完成;将蜂卡移入新的指形管中,每管可放入蜂卡1~2张,置于30℃,50%RH环境中,2天后,将蜂卡平铺在塑料托盘上,放入自封袋,置于7℃、75%RH的培养箱中,可保存15~30天;
(2)卵卡制作:用80g/m2的A4打印纸打印出卵卡底板(L4cm×W2cm),将剪下的双面胶纸(L2cm×W0.8cm)粘在底板的正中央位置;将清洁好的未灭活米蛾卵平摊在培养皿中,置于20W紫外灯灭菌工作台,距离紫外灯30cm处;30min后,米蛾卵灭活完毕;揭开底板上双面胶的离型层,倾斜培养皿,将灭活米蛾卵均匀撒在双面胶上,用镊子夹住底板,敲击镊子震落掉多余的米蛾卵,即制成卵卡,载卵量为1000粒/张;若不及时接蜂,将卵卡平铺在塑料托盘上,放入自封袋,置于7℃、75%RH的培养箱中,可保存15~30天;
(3)田间对黄野螟卵进行防治:在土沉香林间悬挂黑光灯监测黄野螟成虫发生期,当观察到有黄野螟成虫时,人工踏查土沉香树上黄野螟卵块,采集平均卵粒数/株(A);蜂卡羽化出蜂率是83%,广赤眼蜂的雌雄性比是11:1,每蜂卡羽化出雌蜂是1000×83%×11/12=760头,单头广赤眼蜂雌蜂寄生黄野螟卵粒数是41粒,每亩所需蜂卡张数=(每亩株数×A)/(760×41);广赤眼蜂水平扩散半径为5~10m,每张蜂卡可覆盖面积78.5~314m2;释放方法是将蜂卡平整塞入透明塑料价签牌套(L5cm×W3cm),确保蜂卡长边与沉香树干垂直,然后在价签牌套上沿往下1cm处,用蘸过蚂蚁药的图钉钉穿,将蜂卡固定在土沉香树干1.5m的位置;晴雨天不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蜂卡的制作方法:用80g/m2的A4打印纸打印出卵卡底板(L4cm×W2cm),将剪下的双面胶纸(L2cm×W0.8cm)粘在底板的正中央位置,即制成空白卵卡;揭开空白卵卡上双面胶的离型层,倾斜培养皿,将灭活米蛾卵均匀撒在双面胶上,用镊子夹住卵卡底板,敲击镊子震落掉多余的米蛾卵,即制成蜂卡;将蜂卡平铺在塑料托盘上,放入自封袋,置于7℃、75%RH的培养箱中,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间释放蜂卡方法:在田间监测到黄野螟成虫时,释放蜂卡;每亩释放蜂卡数=(每亩株数×A)/(760×41),A为平均卵粒数/株;广赤眼蜂水平扩散半径为5~10m,每张蜂卡可覆盖面积78.5~314m2;释放时将蜂卡平整塞入透明塑料价签牌套(L5cm×W3cm),确保蜂卡长边与沉香树干垂直,然后在价签牌套上沿往下1cm处,用蘸过蚂蚁药的图钉钉穿,将蜂卡固定在土沉香树干1.5m的位置;晴雨天不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83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屏蔽功能的薄膜电容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小型化的IPD带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