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18952.7 | 申请日: | 202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1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刘泳君;陈晖;丁青青;张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3;B01J20/30;G01N30/02;G01N30/08;G01N30/7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姗姗;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制备改性Uio‑66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金属有机骨架包覆硅球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固相萃取柱用于富集海水中的短裸甲藻毒素BTX的应用。SiOsubgt;2/subgt;@Uio‑66具有微介孔结构,与BTX之间有静电吸附作用,氢键作用以及良好的空间位阻作用,其孔径尺寸与BTX有良好的契合性,水稳定性以及耐酸碱性良好。使用以SiOsubgt;2/subgt;@Uio‑66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对海水中BTX进行有效富集并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PLC‑MS/MS)联用,建立一种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的海水中BTX的检测方法,在海洋赤潮预警和海洋环境监测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备改性Uio-66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金属有机骨架SiO2@Uio-66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的制备,以及该固相萃取柱对海水中短裸甲藻毒素的富集方法。
背景技术
短裸甲藻毒素(BTX)是一种赤潮藻毒素,主要由双鞭甲藻产生。BTX属于聚醚类的脂溶性藻类毒素,是神经性贝类毒素的一种,人体接触后会产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接触含短裸甲藻毒素的海水,导致皮肤及粘膜出现刺痒及水疤等表现;且此种毒素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心室纤颤,故对人类有潜在致死性。其进入人体主要是在赤潮期间,人类摄入含BTX的海鲜;同时,沿海形成的气雾中含有该毒素,人类通过呼吸道吸入,因此对海水中BTX的检测与监测很有必要。然而,其在海水中含量极低且基质复杂,故对痕量的BTX检测仍然面临挑战。
本发明通过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能够快速高效富集海水中BTX的固相萃取柱,其填料SiO2@Uio-66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吸附位点、丰富的多孔结构等同金属有机骨架相似的优势,同时,在水溶液中有良好稳定性,材料结构在有机溶剂和酸碱溶液也有较好的稳定性。以SiO2@Uio-66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对于BTX有良好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因此,使用其富集海水中的BTX并与HPLC-MS/MS联用可实现对复杂基质(海水、海产品)中低浓度BTX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富集海水中BTX的固相萃取柱的制备方法,以及建立一种用HPLC-MS/MS检测复杂基质中低浓度的BTX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要保护的是所述以SiO2@Uio-66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其用于固相萃取BTX,并结合HPLC-MS/MS联用实现海水、海产品等复杂基质样品中BTX的检测。
其中,固相萃取柱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固相萃取柱填料SiO2@Uio-66的制备:
步骤S11SiO2的刻蚀:为去除SiO2封端的烷基,用10.0 mL 10wt% HF刻蚀1.50 gSiO2,刻蚀时间为1 min。刻蚀时用涡旋机涡旋,避免刻蚀不均。将所得产物用甲醇洗涤离心3次(250 rpm,1 min),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12 h后,获得刻蚀后的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8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3D打印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草坪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