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7696.8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东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M1/08;B27K3/38;B27K5/00;C08F220/18;C08F212/08;C08F2/4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柳木 编织品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预处理柳条进行编织,得到柳木编织品;
第二步、用氨水调节苯丙乳液的pH至8,将柳木编织品置于苯丙乳液中浸润3-5min,取出后晾至表干,再干燥,得到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
其中,苯丙乳液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称取原料;
步骤2、将质量1/2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质量1/2去离子水混合,加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功能单体,混合1-2h,得到预乳化液;
步骤3、将剩余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剩余的去离子水和碳酸氢钠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加入质量1/10的预乳化液和过硫酸钾,搅拌20min后升温至85℃,加入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填充颗粒,保温反应2-3h,降温至40℃,得到苯丙乳液;
功能单体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紫外线吸收剂UV-1300、N,N-二甲基乙醇胺和正辛烷混合,升温至90-95℃,加入四异丙基钛酸酯,反应3-4h,降温至60℃,加入去离子水,反应20-30min,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中间体1;
步骤S2、将中间体1、对氨基溴苄和异丙醇混合,回流反应4-6h,减压蒸馏,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
步骤S3、将异丙醇用KOH调节pH至8.0,加入中间体2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升温至80℃,保温反应2-4h,洗涤,萃取,减压蒸馏,得到功能单体;
填充颗粒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硅藻土在450℃下煅烧2h,置于质量分数37%的硫酸溶液中超声处理,过滤,干燥,得到酸化硅藻土;
步骤A2、将酸化硅藻土加入硝酸锌溶液中超声分散,加入碳酸钠溶液,搅拌反应1-2h,抽滤,滤饼洗涤后,于300℃下烧结1h,得到填充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柳条由以下步骤得到:
将剥皮柳条置于70-75℃烘箱中加热30min后,置于0-5℃环境下放置30min,反复3-5次,浸水5-10min后,于55-60℃烘箱中干燥2-4h,得到预处理柳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剥皮柳条由以下步骤得到:
将柳条去皮,在55℃烘箱中干燥2h,干燥后用240目的木工砂纸进行打磨处理,得到剥皮柳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如下:
丙烯酸1份、丙烯酸丁酯20-30份、苯乙烯20份、功能单体5-7份、填充颗粒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份、过硫酸钾0.5份、去离子水230-280份、碳酸氢钠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硅藻土和硫酸溶液的用量比为0.2g:40-5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酸化硅藻土、硝酸锌溶液、碳酸钠溶液的用量比为0.3-0.6g:35-40mL:5.6-7.7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6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