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7696.8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东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M1/08;B27K3/38;B27K5/00;C08F220/18;C08F212/08;C08F2/4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柳木 编织品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属于编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剥皮柳条;第二步、制备预处理柳条;第三步、将预处理柳条进行编织,得到柳木编织品;第四步、用氨水调节苯丙乳液的pH至8,将柳木编织品置于苯丙乳液中浸润3‑5min,取出后晾至表干,再干燥,得到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首先对柳条进行剥皮处理,利用冷热交替处理剥皮柳条,降低柳条内部分子运动的动能,减少热胀冷缩带来柳条不稳定问题,提高力学性能得到预处理柳条;利用苯丙乳液对编织品进行涂覆,赋予编织品优异的抗菌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柳编工艺品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广泛应用于家具、生活、装饰,现有常见的柳编原料为杨柳、藤条、竹片、木材等,这些原料均是天然的木质纤维原料,由此类原料编织成的柳编工艺品的耐腐、耐候性不强,在日常的使用、保存中易出现腐烂、开裂其至断裂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使用的品质和寿命。为了改善此问题,人们在柳编工艺品表面上涂覆一层漆料来增强保护效果,改变其性能短板,起到了不错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于产品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多数漆料的使用品质已达不到人们的满意,需要不断的改进。此外,现有对柳编工艺品处理的方法较为简单,无法充分发挥漆料的使用品质,需要不断的优化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柳条去皮,在55℃烘箱中干燥2h,干燥后用240目的木工砂纸进行打磨处理,增加柳条表面粗糙度,得到剥皮柳条;
第二步、将剥皮柳条置于70-75℃烘箱中加热30min后,置于0-5℃环境下放置30min,反复3-5次,浸水5-10min,然后置于55-60℃烘箱中干燥2-4h,得到预处理柳条;
利用冷热交替处理剥皮柳条,降低柳条内部分子运动的动能,减少热胀冷缩带来柳条不稳定问题,提高力学性能;
第三步、将预处理柳条进行编织,得到柳木编织品;
第四步、用质量分数25%的氨水调节苯丙乳液的pH至8,然后将柳木编织品置于苯丙乳液中浸润3-5min,取出后,晾至表干,然后于60℃烘箱中干燥2-4h,得到一种抗菌柳木编织品。
进一步地,苯丙乳液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1、准备以下重量份原料:丙烯酸1份、丙烯酸丁酯20-30份、苯乙烯20份、功能单体5-7份、填充颗粒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份、过硫酸钾0.5份、去离子水230-280份、碳酸氢钠1-2份;
步骤2、将质量1/2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质量1/2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功能单体,转速100-200r/min条件下混合1-2h,得到预乳化液;
步骤3、将剩余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剩余的去离子水和碳酸氢钠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80℃,加入质量1/10的预乳化液和过硫酸钾,搅拌20min后升温至85℃,加入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填充颗粒,滴加结束后,保温反应2-3h,降温至40℃,得到苯丙乳液。
进一步地,功能单体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UV-1300、N,N-二甲基乙醇胺、正辛烷,搅拌均匀后,升温至90-95℃,向其中加入四异丙基钛酸酯,反应3-4h,降温至60℃,加入去离子水,反应20-30min,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中间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7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