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安装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28118.6 | 申请日: | 202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灵芝;李志成;段明华;兰清群;李锐;娄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B61D47/00;B61D15/00;B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梁语嫣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站台 屏蔽门 安装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安装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载具、取拿装置、堆叠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载具包括底板,所述取拿装置和堆叠装置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取拿装置设置有两组,所述取拿装置对称设置于堆叠装置的两侧,所述取拿装置包括连接梁,本发明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安装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水平堆放的方式运输屏蔽门,利用堆叠装置可以运输多个屏蔽门的同时也避免了屏蔽门倾覆的可能,利用堆叠装置中的隔板可以防止各个门体之间发生碰撞,利用取拿装置可以将水平放置的屏蔽门转为竖直状态,在保证了屏蔽门运输过程不出现损坏的同时保证了安装效率,且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的是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安装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屏蔽门是指在月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铁路月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屏蔽门是安装于地铁站台靠轨道侧边沿,把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相互隔离开的设备。列车到达时,开启玻璃幕墙上的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
设置屏蔽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人员跌落轨道发生意外事故,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避免因站台事故而延误运营,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为轨道交通系统实现无人驾驶创造必要条件。屏蔽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屏蔽门是全立面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沿车站站台边缘和站台两端头设置,把站台乘客候车区与列车进站停靠区域分隔开,属于全封闭型。这种形式的屏蔽门一般应用于地下车站。这种屏蔽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车站站台的安全性,节约能耗以及加强环境保护。
另一类屏蔽门系统是一道上不封顶的玻璃隔墙和滑动门或不锈钢篱笆门,属于半封闭型。其安装位置与第一种方式基本相同。这种类型的屏蔽门系统比第一种类型屏蔽门相对简单,高度比第一种屏蔽门低矮,通常为1.2~1.5m,空气可以通过屏蔽门上部流通,主要起隔离作用,保障站台候车乘客的安全,也称安全门。
现有的国内地铁站内多采用全高屏蔽门,由于屏蔽门本身重量较大并且设计有大量钢化玻璃材质,且地铁内活动空间狭小不能使用如吊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安装作业,导致运输和安装过程困难,且现有工人在安装时往往为了安装方便将屏蔽门竖直状态运输,但是此种方式运输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可能会发生倾覆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屏蔽门破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安装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水平堆放的方式运输屏蔽门,利用堆叠装置可以运输多个屏蔽门的同时也避免了屏蔽门倾覆的可能,利用堆叠装置中的隔板可以防止各个门体之间发生碰撞,利用取拿装置可以将水平放置的屏蔽门转为竖直状态,在保证了屏蔽门运输过程不出现损坏的同时保证了安装效率,且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劳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城市轨道站台屏蔽门安装检测装置,包括载具、取拿装置、堆叠装置和检测装置,载具包括底板,取拿装置和堆叠装置均安装于底板上,取拿装置设置有两组,取拿装置对称设置于堆叠装置的两侧;
取拿装置包括连接梁,连接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和传动箱,两个传动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贯穿有传动轴,两个连接梁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短轴,短轴远离连接梁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摆臂,短轴远离连接梁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摇杆,摇杆与摆臂之间活动安装有传动连杆,两个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限位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摇杆远离连接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远离摇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块,连接块与第二连接轴之间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28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