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0309.6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亦萍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再生 沥青 混合 循环 对流 装置 | ||
1.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生剂池、加工容器和循环系统,所述加工容器连通有进料壳,进料壳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再生剂池,所述进料壳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系统一端连通,所述加工容器底部通过排料管与循环系统另一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支撑隔板,固定于加工容器内部;
转化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上部,用于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
混合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下部,用于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以及
连接机构,安装于加工容器上,用于连接转化机构和混合机构,以使得通过机械能驱动混合机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机构包括:
隔离板,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固定于支撑隔板上;
主动轴,转动设置于隔离板、加工容器壁壳上,并延伸至加工容器外,数量至少两个;
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主动轴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的主动轴;以及
从动件,固定于主动轴上,位于支撑隔板内,所述从动件一侧与隔离板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
连接杆,固定于主动轴外壁上;
固定筒,固定于连接杆远离主动轴的一端上;以及
破碎部,固定于固定筒外侧,用于对大颗粒混合料破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
搅拌壳,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固定于支撑隔板底部,设置有过滤部;
驱动杆,转动设置于搅拌壳上,下端延伸至加工容器外与连接机构连接;
滑套,滑动套设于驱动杆上,并位于搅拌壳内;
搅拌杆,固定于滑套外壁上;以及
往复移动组件,与滑套连接,用于驱动滑套直线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
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搅拌壳内,并与滑套转动连接;
定位块,固定于搅拌壳内壁上,抵接于移动板顶面;以及
往复提拉单元,一端与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主动轴连接;
所述移动板设置有第一弧形螺旋通道,第一弧形螺旋通道上端开口位于移动板边缘侧,第一弧形螺旋通道下端开口位于移动板靠近驱动杆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提拉单元包括:
连通槽,设置于支撑隔板内,两端分别与搅拌壳内部、加工容器外连通;
从动轴,转动设置于加工容器壳体上,一端延伸至加工容器内且位于隔离板的外侧;
拉绳,一端固定于移动板上,另一端穿过连通槽延伸至加工容器外,并卷绕于从动轴上;
间歇齿轮,固定于从动轴位于加工容器内的一端上;
齿轮,安装于主动轴上,与间歇齿轮啮合连接;
放漏板,固定于移动板上且位于拉绳远离搅拌壳的一侧上;以及
引导轮,安装于加工容器壳体上,用于引导拉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板上固定连接有贯穿移动板的引导杆。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连接轴,转动设置于加工容器底部;
第三连接组件,分别用于连接主动轴和连接轴;以及
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安装于连接轴和驱动杆上,用于连接驱动杆和连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亦萍,未经刘亦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