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0309.6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亦萍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再生 沥青 混合 循环 对流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沥青生产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生剂池、加工容器和循环系统,所述加工容器连通有进料壳,进料壳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再生剂池,所述进料壳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系统一端连通,所述加工容器底部通过排料管与循环系统另一端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隔板,固定于加工容器内部;转化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上部,用于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混合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下部,用于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以及连接机构,安装于加工容器上,用于连接转化机构和混合机构,以使得通过机械能驱动混合机构运行,具有节能环保、混合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的混合料称呼为再生沥青混合料。
目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仅仅只依靠动力泵的动力引导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流动,通过流动的混合料在沥青罐入口撞击对流,对混合料的搅拌效果较差,影响再生沥青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循环对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再生剂池、加工容器和循环系统,所述加工容器连通有进料壳,进料壳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再生剂池,所述进料壳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系统一端连通,所述加工容器底部通过排料管与循环系统另一端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
支撑隔板,固定于加工容器内部;
转化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上部,用于将势能转化为机械能;
混合机构,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位于支撑隔板下部,用于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搅拌;以及
连接机构,安装于加工容器上,用于连接转化机构和混合机构,以使得通过机械能驱动混合机构运行。
优选地,所述转化机构包括:
隔离板,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固定于支撑隔板上;
主动轴,转动设置于隔离板、加工容器壁壳上,并延伸至加工容器外,数量至少两个;
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主动轴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的主动轴;以及
从动件,固定于主动轴上,位于支撑隔板内,所述从动件一侧与隔离板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从动件包括:
连接杆,固定于主动轴外壁上;
固定筒,固定于连接杆远离主动轴的一端上;以及
破碎部,固定于固定筒外侧,用于对大颗粒混合料破碎。
优选地,所述混合机构包括:
搅拌壳,设置于加工容器内,并固定于支撑隔板底部,设置有过滤部;
驱动杆,转动设置于搅拌壳上,下端延伸至加工容器外与连接机构连接;
滑套,滑动套设于驱动杆上,并位于搅拌壳内;
搅拌杆,固定于滑套外壁上;以及
往复移动组件,与滑套连接,用于驱动滑套直线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往复移动组件包括:
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搅拌壳内,并与滑套转动连接;
定位块,固定于搅拌壳内壁上,抵接于移动板顶面;以及
往复提拉单元,一端与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主动轴连接;
所述移动板设置有第一弧形螺旋通道,第一弧形螺旋通道上端开口位于移动板边缘侧,第一弧形螺旋通道下端开口位于移动板靠近驱动杆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往复提拉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亦萍,未经刘亦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